欢迎访问 组织法治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组织发展

新春走基层丨村晚背后的“永利之变”

时间:2024-02-05 文章来源:七一网 作者:佚名

  

  

  2024年1月31日,年关将近,暮色渐起,重庆市云阳县巴阳镇永利村党群服务中心围满了人。

  中心院坝里,千人坝坝宴开席,120张圆桌整齐排列,热腾腾的菜肴被志愿者们端上桌;一侧的舞台上,灯光闪烁,精彩表演一场接着一场,引得台下阵阵掌声与喝彩声。

  永利村第一届村晚正在这里举行。整场村晚没有外援、没有明星,只有“民星”,他们自编、自导、自演,讲述着永利村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非昔比的永利村。图/谭优平

  从“空壳村”到“百万村”

  要轮到种植大户乔光明上场了,第一次登台表演的他既紧张又充满期待。

  时间回到一个月前。那天,正在自家柑橘园备货的乔光明接到永利村党支部书记万丹的电话。

  电话里,万丹向乔光明提出了在村里第一届村晚登台表演的邀请。

  在村里办第一届村晚的想法,来自半年前。

  “这几年,村里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村民腰包鼓了,生活条件也都好了,我们办一台村晚,把大家都聚起来,让他们每个人都当‘民星’,‘秀出最美的自己’,讲好自己的故事。”万丹说。

  在过去,这样的事情万丹完全不敢想。

  永利村地处云阳县西端,有9个村民小组共2000余人,虽盛产柑橘、枇杷,但“长宽都是坡和岩,坡大坡陡好难下”,交通不便,果子运不出,收入挣不回来,在过去一直是一个“脏乱差‘后进’村”。

  2016年,永利村村“两委”完成换届选举,万丹当选党支部书记。当时,摆在村“两委”干部面前的问题多且棘手。

  “老百姓都知道村里没钱,喊人家干啥也不听,人心涣散,各顾各的。”万丹回忆说。

  

  

  ▲志愿者正在准备菜肴。图/谭优平

  “发展产业是首要,要把村民的腰包先鼓起来。腰包鼓了,很多问题就能解决了。”万丹与村干部们决定先修路,让村里的优势产业走出大山。

  村干部们一方面为大家算经济账、时间账、长远账,凝聚修路共识;另一方面结合实际,解决土地占用、果树损毁的补偿问题。在多方协调下,村里5条共11公里产业公路顺利开通。

  路畅,为产业蓄力奠定了基础。

  万丹和村干部们升级枇杷、柑橘品种,延长产业链,推出枇杷酒、枇杷膏等特色产品,还在村里成立了村集体寄递共配中心,通过电商售卖枇杷衍生产品,探索出“以果兴旅、以旅促果”的路子,发展乡村旅游,将旅游体验融入枇杷、柑橘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

  同时,村“两委”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四处奔走,大力招商引资,引进生态养殖场,创办村劳务公司、综合服务服务社,与邻村合资购置并运营挖掘机……

  产业活了,村民富了,凝聚力也增强了,“后进村”变为“先进村”,“空壳村”变为“百万村”。

  当半年前万丹在村里提出办第一届村晚的想法时,大家很是认同。

  

  ▲演出现场。图/谭优平

  从“千条心”到“一条心”

  办一台村晚并不容易。

  “准备工作千头万绪,怎么办?什么时候办?一系列问题,都需逐个解决。但有一点意见大家达成了共识——‘我们要自己讲自己的故事’。”万丹说。

  为了这个百姓舞台,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制定了缜密的“作战”计划。

  经过多次协商,走村入户收集村民的意见和建议,万丹与村干部们决定将村晚分为两大环节:一是总结表彰大会,表彰优秀小组、先进党员、优秀村民及优秀村民代表、致富带头人等,并进行集体经济分红仪式;二是重头戏——坝坝宴、节目表演。

  市政府外办派驻云阳县巴阳镇永利村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王新负责总结大会、组织研究议程并拟定、调整方案。万丹熟悉村民情况,由他带队利用空闲时间在村里寻找演员。

  很快,永利村“要办村晚”的消息传遍了村子。

  69岁的老党员瞿兴伦第一个报名。瞿兴伦平日在家务农,子女在外创业。村里的健身广场建好后,农闲时,她喜欢约上几个姐妹,打腰鼓。“现在日子过好了,操心的事情少了,村里有需要,我们积极支持。”

  “好多村民找我们主动报名,想要登台表演。”万丹说,在此前,村里开会人都到不齐,更别说要团结这么多力量办村晚了。

  对比当年带领村集体“创业”时村民的不理解、不支持,万丹庆幸当时的执着与努力。

  万丹深知,村子要长远发展,凝聚力是关键。然而,增强凝聚力谈何容易?

  几年前,永利村群众思想散漫,大家发展产业各自为政,村组干部、党员的凝聚力差,工作安排难以落实。

  万丹旋即开展了凝心聚力攻坚战,谋划出四大举措——召开党员、群众代表会议,将村庄“三务”、重大事项公布于全村;直面争议,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建议,围绕村民多年来反映集中、诉求激烈的问题持续发力;创立“三根板凳”调解机制,将调解牌、小板凳搬到田间地头、村落院坝,通过现场说法、讲理、通情;活用“三榜一卡”积分管理制度,激发村民积极性,主动参与村庄事务……

  一项项措施,扭转了村庄人心不齐、争议不断的局面,将原来的“千人千条心”变为“千人一条心”。

  

  ▲热闹的节目讲述着永利村的巨变。图/谭优平

  心齐了,村民们参加村晚的积极性就有了,主动报名在村晚表演节目的村民也多了。

  同时,乔光明有搞直播的经验,口才好;在外务工的返乡村民饶江湖见多识广,不怕生;非物质文化遗产克星掌传承人、村民曾庆凡功夫了得,有文化……统统被万丹他们相中,接到了邀请表演的电话。

  在村干部与村民的“双向奔赴”下,村晚表演的节目有了,排练得比平时干活还用心。“晚上九、十点钟了,还听到隔壁快板敲得‘啪啪’响,在练词呢。”“有的干起农活,也要吼几嗓子。”村民们的表演热情,让王新惊喜不已。

  另一边,作为另外一个重头戏的坝坝宴席需要的物资也准备到位。“村里好几家养殖企业,听说村晚要办坝坝宴,主动提出赞助食材。”万丹很是感动。

  此外,幕后服务人员的招募,也异常顺利。村晚志愿者的招募信息经村广播、村民小组微信群发布后,党员、群众积极响应,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就招募到60余名村民志愿者。

  “现在的永利村真是不一样了,一呼百应!”村民们说。

  

  ▲颁奖现场。图/谭优平

  一场“双向奔赴”的村晚

  1月31日,是永利村举办第一届村晚和千人坝坝宴的日子。

  这天早上,还不到8点半,穿着马甲的村民志愿者和网格员就在永利村党群服务中心忙活开来。

  院坝外,大家用砖头搭成临时的灶台,砍柴、烧柴,动作麻利;洗菜、拌菜,井然有序。院坝内,桌椅整齐摆开,等待着辛苦劳作、远道而来的邻里乡亲坐席。

  下午1点,离演出还有2个小时,“民星”们紧张地进行着最后一次排演。

  “开席喽!”下午5点,伴随着厨师的一声吆喝,12道独具乡村特色的菜品陆续被端上餐桌,鲜香嫩爽的家常鱼、肥而不腻的回锅肉……村民们大快朵颐,举杯同庆。

  舞台上,大家翘首以盼的活动开始了。

  先进党员、致富带头人、尊老抚幼典范……纷纷上台,分别接过村里精心准备、企业赞助的一条5斤重的鱼,笑得合不拢嘴。村民小组代表逐一签字、按手印、领取分红款。

  随后,在两名小主持人的报幕下,村晚开场。

  

  ▲正在报幕的小主持人。图/李云霄

  腰鼓舞《祝福祖国》、歌曲《巴阳是我家》、快板《永利变化》等节目轮番上演,“民星”们迈着自信的脚步,踩着欢乐的节拍,尽情地展示着新农人的风采。

  乔光明把表演现场的视频发在朋友圈、抖音上,引起热议。“大家都说,我们村好安逸,都羡慕我们,我觉得很骄傲。”乔光明拿出手机,几十条留言令他兴奋不已,“现在村里发展越来越好,我家的产业也越来越旺。”

  同样感到兴奋的,还有计划回乡创业的饶江湖。过去十多年,饶江湖一直在外务工,听说这次村里要办村晚,早早地归家作准备。“回来看到家乡变化巨大,台上演员配合默契,台下观众欢乐闹热,一个个全是笑脸,这感觉,赞!”

  看着烟火升腾的喧闹气象,感受着岁暮团聚的美好期待,王新和万丹相视而笑。

  “2023年,永利村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48万元。村晚成功的背后,是富裕起来的农村,是腰包鼓了的村民,是为群众办实事的党支部,更是大家齐心协力的结果。”王新说。

  “村晚”带来的文化大餐,让大家切实感受到了家乡的变化,凝聚起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合力。

  明年,永利村的村晚,还将继续。

  

  ▲饶江湖(左)、乔光明(右)与其他表演者正在表演。图/李云霄

  

  

  

  


原文链接:https://www.12371.gov.cn/Item/644522.aspx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