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组织法治网!
专稿:近年来,淮北市杜集区矿山集街道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四项”工作法,紧贴群众需求,协同多方力量,千方百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确保为民办实事见实效。
导向发力,紧贴群众需求。畅通民意反馈渠道,推行“线上线下双联动”需求收集机制,发挥网格微信群双向联系沟通作用,依托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引导群众有问题及时反馈、线上留言。结合“一岗通办”“红色串门·暖心敲门”活动,社区工作者、网格长(员)常态化深入一线调研走访、网格巡查,依托“流动红板凳”“居民议事亭”“乡村振兴议事厅”“初心庭院”等载体,面对面与群众交流,听民声、汇民意。今年以来,累计下沉走访200余次,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收集群众问题建议200余个。
多方协同,凝聚服务共识。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队伍建设、统筹管理为抓手,汇聚多方资源,构建“1+N”志愿服务体系。引导机关在职党员、“两新”组织党员成立9支党员服务队,组织小区居民代表、退伍军人、“五老”人员等组建“青年突击队”“巾帼志愿服务队”“银辉志愿服务队”22个,统筹各村(社区)资源,联动物业、公安、医院等共治力量,形成联动体系,汇聚共治力量。
创新机制,延伸服务触角。加强社区综合管理,优化“楼栋长—网格长(员)—网格党支部—社区党组织”四级联动调处机制,依托小区楼宇合理划分网格,辅助职能部门开展治安、调解、应急等工作。大力推进小区党群服务站建设,优化完善各功能室用途,常态化组织开展协商议事、文体康养、育儿幼教等为民服务活动,解决居民多元化需求。充分发挥“居民议事亭”“韩英调解室”“红板凳议事会”等品牌载体作用,将阵地搬到群众家门口,通过“面对面、拉家常”的方式现场摆问题、议对策、解难题,充分调动党组织领导下居民自治的积极性、创造性。
精准聚焦,提升服务质效。坚持“民需我为”的工作理念,主动靠前服务,针对行动不便、高龄长者、上班职工等群体,推出“流动通办岗”“周末不打烊”等暖心服务,通过上门办理、值守办理等方式,为居民办理高龄补贴认证等各类业务1000余件,解决楼道照明、用水用电等民生问题100余件,进一步提升为民服务质效。(陈幼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