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组织法治网!
近年来,花垣县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始终把专家工作站建设作为推进产才融合、提升人才工作质效的有力抓手,在引育用上持续发力,集聚优秀人才,为壮大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新动能。
着力构筑科技人才“新高地”
巧借外智外力。围绕产业发展需求,按照“双向选择、按需选派、为民服务”原则,新选派省派科技特派员10名,州派科技特派员13名,“三区”科技人才18名入乡赋能。全力放大刘仲华、官春云等院士团队的“葡萄串效应”,柔性引进71名省内外知名专家,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对接、融合发展。
夯实平台基础。打造特色产业专家工作站,整合人才、产业、硬件和科技等资源,引导人才由“零星分散”向“抱团集聚”转变,先后建成茶叶产业省级专家工作站1个,畜牧产业、新能源产业等州级专家工作站6个,集群效应凸显。实现“建设一个工作站,形成一支团队,培养一批人才,促进一项产业,服务一方经济”的良好效应。
深化院(校)合作。持续加大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围绕黄金茶、黄牛、乳鸽等产业开展合作,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进成果转化,助力产业提质增效。争取4家茶业企业通过全国首批生态低炭茶企认证,进站专家获得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
奋力打造本土人才“孵化器”
紧盯产业需求“精准培养”。建立“专家教授+产业需求+重点项目+技术骨干”人才培育模式,借助专家团队优势和人才资源,以产业发展为方向,以技术攻关为抓手,以项目实施为支撑,以团队建设为载体,创新建立“1+N”培育模式,服务生产实践。围绕专家工作站职能与目标,让本土技术骨干培养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目前已培养本土技术型骨干70多名,“小荷人才”2名。
注重能力实践“灵活培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专家工作站新模式,依托专家工作站现有资源优势,积极召开“科技活动周”“科技专家服务团提升班”等科技座谈会,加强县科技特派员、农技特岗生等本土农技人才的科技交流,带动技术创新和进步,推动更多“土专家”“田秀才”破“土”而出。
聚焦本土发展“全面培养”。按照“培育高端人才、普训技能人才、储备乡土人才”的整体思路,引导各类专家下沉产业基地,通过线上线下教学、田间课堂等多方位、多形式的方式开展培训,打造“带不走”的本土人才队伍。2023年以来,举办专业实用技术培训20余次,培训种养殖技术人才1200余人次。其中,获评中级评茶员资格证50人,取得黄金茶制作证书45人。
全力点燃成果转化“助推器”
加快技术研发,激发创新“新活力”。坚持“产业为基础,项目为核心,实效为根本”的原则,把人才链建立在科研链、产业链上,持续开展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截至目前,实现科技攻关11个难题,形成5个地方标准项,撰写论文10篇,申请专利9项,科技成果28项,其中《大豆异黄酮对石岐鸽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在2023年第3期湖南饲料报刊做典型宣传。
深化成果拓展,产业振兴“添动力”。建设标准科研茶园基地76亩,完成31个茶叶新品种的引种、定植及春季培管,茶叶产量亩产增产20%以上,带动10万茶农户增收,人均增收达1万元以上。助力1.7万余头湘西黄牛科学养殖,带动5万多名群众在湘西黄牛产业链上实现稳定就业持续增收,助推“科技之花”转化为“产业之果”。
做大做优宣传,打造品牌“硬实力”。围绕茶叶产业,从不同的层面、角度、需求加大“黄金一号茶”、“五龙云雾茶”等特色品牌宣传力度,培育独特标识、专属气质,打造乡村振兴样本。先后组织县内茶叶企业参加杭州茶叶博览会和湖南省茶叶博览会,现场售卖黄金茶200斤,销售额达10万元,获签销意合同20吨;“黄金一号茶”、“五龙云雾茶”在世界绿茶大赛中双双获评金奖,黄金茶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持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