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组织法治网!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株洲市芦淞区委编办以全省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为契机,紧密结合机构编制工作实际,以解放思想之勇,创机构编制之先,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体制机制和机构编制保障。
“小剧场”演绎“大舞台”。依托新媒体着力打造“编”学“编”干小剧场,通过不限形式、不限内容、不限人员的开放式学习,成功搭建了干部成长成才的“加油站”。一是增强专业素质,让业务强起来。通过“沉浸式+融入式”定主题、写剧本,反复研学机构编制业务知识,助推干部成为工作中的“政策通”“活字典”。二是强化创新引领,让思维动起来。推出“互联网+机构编制工作”模式,干部主动申报拍摄课题、领取拍摄任务,有效激发了干部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三是营造良好氛围,让学习活起来。通过将宣传内容与实际需求相结合,靶向普及、定向宣传,引导干部将机构编制知识运用到实践操作中,让更多干部在学中干、在干中学。
“强挖潜”赋能“新发展”。完善《株洲市芦淞区周转编制管理办法》,通过“三个一批”,激发编制管理内生动力,经验做法在红星云平台上向全省推介。一是充分考虑各部门职能划转、机构运转、工作履职等情况,对长期空编和职能弱化单位“定期收一批”。二是打破“编制部门所有”的观念,通过科学测算、按需周转,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及时转一批”。三是探索“以编换编”新模式,针对部分行政、事业编制结构不优单位,通过使用单位内部编制置换、单位之间协商置换等方式“按需换一批”。
“实调研”助推“精准保”。坚持需求导向,聚焦基层一线开展实地调研,进一步强化教育、卫生等重点民生领域机构编制保障。一是开展公办中小学教职工编制配置专项调研。聚焦群众关心的教育问题开展专项调研,构建数据分析模型,综合研判未来十年教育发展趋势,提出公办中小学教职工编制配置的意见建议,提高公办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使用效益。二是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项调研。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开展实地调研,全面掌握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职责履行等情况,针对龙泉街道、贺家土街道人口老龄化严重,增加养老职能,实行普惠型“医养结合”模式;针对白关镇资源紧缺、专业薄弱,在总量内调剂10名编制至乡镇卫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