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组织法治网!
近年来,毕节市高度重视人才培育工作,创新实施“骨干培育工程”,充分利用东西部协作及统一战线帮扶资源,发挥好市外在毕专家科技创新、技术引领和示范辐射作用,聚焦医疗、农业、教育等领域,培育壮大本土人才,打造人才“活水”长效机制,为毕节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
强化主体培育,厚植骨干人才发展沃土。
重师资,精准优选市外专家。借助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专家智力帮扶行、博士服务团、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东西部协作等载体,依托“银龄计划”、“揭榜挂帅”、项目合作等柔性引才方式,充分利用好市外在毕专家人才帮扶资源,结合产业发展和育才需要成立专家工作室。首批选聘10名综合素质好、学术造诣高、工作业绩突出、作风正派、责任心强、善于传帮带的教育、医疗、科技领域市外在毕帮扶专家学者作为“骨干培育工程”专家组建专家工作室,为培育壮大本土人才提供平台支撑。
强根基,精细培养本土人才。按照毕节所需、专家所愿原则,选拔在教育、医疗卫生和农业科技领域有相应专业基础和学术功底、有一定实践和工作经验的优秀本土人才作为工作室固定学员。目前,累计从市内高校、大专院校、中小学校、医院、科研院所、企业内优选学员131名作为“骨干培育工程”培育对象,培育后已入选市级拔尖人才1人、“西部之光”访问学者1人、“甲秀之光”访问学者1人、青年访问学者1人。
优保障,精心打造培育阵地。制定印发《毕节市骨干培育工程工作室管理规则》和《毕节市骨干培育工程工作室经费管理办法(试行)》,每年从市级人才工作专项经费中预算“骨干培育工程”建设经费100万元,为工作室日常开展活动提供经费及制度保障。结合工作室专家擅长学科或专业背景,分别在市内教育、医疗、科技领域10家服务单位挂牌成立“骨干培育工程”专家工作室,为“骨干培育工程”实施提供必要活动场地。
创新培育模式,夯实高质量发展支撑。
构建“导师+学员”培育模式。依托“骨干培育工程”专家工作室建设,打造专家人才与青年骨干“1+N”导师帮带模式,由行业主管部门与工作室签订协议、工作室与固定学员签订协议,分类聚焦重点、层层制定计划、系统化开展培育培训。目前,专家工作室均与业务主管部门达成培育协议,固定学员均结合培育目标制定研修计划,各工作室专家有序对学员学术技术进行帮带指导,推动解决医疗领域学科空白、教育领域缺乏名师、科技领域“卡脖子”技术等难题。
构建“培训+实践”培育模式。各工作室结合培育需求,通过手术示教、上示范课、承接项目等多种形式,有效搭建专业人才实践教育平台。医疗领域经常性开展手术示教、案例讨论,教育领域采取研学交流、课堂点评等方式,组织参加校级公开课和优质课竞赛,农业科技领域组织学员深入田间地头实践教学,推动产业发展。目前,各工作室申报获批省级、市级科研课题(项目)7个,与企业合作承担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建立农业示范基地1个,获各类教师技能竞赛、教学能力比赛奖项38项。
构建“内引+外培”培育模式。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统筹工作室导师各方资源,用好专家“朋友圈”“学术圈”,组织工作室学员赴省外学校、医院、科研院所开展学术交流、实地调研等活动,让学员了解目前专业领域动态,进一步扩展工作思路、拓宽工作视野、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同时邀请省内外相关领域知名专家通过赴毕集中授课、线上视频教学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截至目前,工作室组织学员赴内蒙古、广州、北京、杭州等地开展研修和学术交流活动7次,在毕开展日常培训活动20余次、学术研讨20余次、专题培训讲座30余次。
实现良性循环,推动人才事业双向奔赴。
健全考核机制,实现“进”和“出”良性循环。建立工作室定期考核评估及学员动态调整机制,推动专家工作室完成各项培育培训任务。对培育成效明显的工作室予以表扬奖励,培育过程中表现优秀的学员,及时放到关键岗位、重要岗位历练,并在人才项目申报评选时予以适当倾斜;对培育成效不佳的工作室进行督促整改;对应付差事、消极参与学员,及时进行约谈或调整出工作室。“骨干培育工程”实施以来,组织开展工作室考核1次、学员考核1次,评选出先进工作室3个、优秀学员33名,动态调整12名学员加入工作室、7名学员退出工作室。
聚焦学科发展,实现“产”和“研”良性循环。注重用学习成果推动产业发展,让学员真正做到在实践中转化科研成果、在实践中锻炼本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实现科研成果和产业发展“互促提升”。农业科技领域胡明文工作室与纳雍纳味鲜食品有限公司共同合作承担实施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建立宜机化辣椒品种机械化种植核心示范基地1个,试验品种11个,鉴选出适宜本地种植的宜机化辣椒品种2个。
衔接政策奖励,实现“学”和“干”良性循环。将“骨干培育工程”与人才项目申报、职称评审等政策有效衔接,整合资源助力工作室成员发展,多措并举激发专家积极性和学员内驱力。教育领域学员积极参加工作室学习活动的,已累计折算职称评审所需学时2000余个。科技领域和医疗领域学员申报新技术、新项目的,同等条件下优先。医疗领域王佳峰工作室成员组建甲状腺外科专业人才团队,入选市级人才团队后获得30万元建设支持经费。
信息来源:毕节市委组织部
一审(撰稿人):毕节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科
二审:张和琴
三审:喻石
编辑:王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