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组织法治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组织时评

“渝味360碗”,远不止热辣滚烫!

时间:2024-02-24 文章来源:七一网 作者:佚名

  味蕾记忆最为诱人,色香形味最为勾魂。

  潼南太安鱼、铁山坪花椒鸡、九村烤脑花、九园包子……自重庆旅游美食“渝味360碗”评选工作启动以来,重庆各区县迅速行动,纷纷“端出”自家别具一格、有滋有味的特色菜,邀请八方游客来渝体验“舌尖上的渝之旅”。

  今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为抓手,强化供需两端发力,丰富消费供给,改善消费环境,持续激发消费潜能,促进消费扩容提质。

  “渝味360碗”不仅是旅游美食品牌,也是一次对重庆菜系的提炼升华和重庆美食文化的推广,有利于把重庆地道美食“选出来、送出去,走向世界”,助力重庆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

  图片

  “渝味360碗”评选工作动员部署会现场。/新重庆-重庆日报

  图片

  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道。火锅、小面、江湖菜……重庆美食不仅是城市名片,也是天南海北重庆人的不尽乡愁。

  事实上,除了火锅、小面、江湖菜之外,重庆各个区县还有很多富有特色、美味可口的美食。但由于菜品质量参差不齐、推广营销手段单一、品牌打造意识不足等原因,导致不少让人垂涎欲滴的地道美食“养在深闺人未识”。

  俗话说:无鸡不成宴。在鸡这道食材上,重庆创新不断,做出了千变万化、多姿多味。渝中李子坝梁山鸡、黔江鸡杂、沙坪坝辣子鸡、南岸泉水鸡、秀山土鸡汤、丰都麻辣鸡块、铜梁泡椒凤爪、九龙坡清栖土窑烤鸡、忠州腐乳鸡、奉节盬(gǔ)子鸡……单看这一长串菜名,就能勾起食客们的食欲。

  再来说说在人们餐桌上占据重要地位的鱼。重庆人吃鱼的历史悠久,加之本地独具一格的调料,鲜活肥美的鱼在厨师们大胆的想象力中,被创造成各式美味。

  比如,汤汁浓郁、膏腴嫩滑的潼南太安鱼;口感滑嫩、油而不腻的渝北水煮鱼;麻辣爽口、肉质鲜美的大足邮亭鲫鱼;麻、辣、鲜、香俱全的綦江北渡鱼;鱼肉的细腻与豆腐的滑嫩相得益彰的北碚豆腐鱼;味美色香、技法独特的巫溪烤鱼……每一款都有众多拥趸。

  重庆美食,上述这些招牌大菜、硬菜自然不能全部概括,而隐藏在各区县街头巷尾的风味小吃、开胃小菜,同样值得细细品尝。

  比如,咸心馅细嫩鲜香,甜心馅甘甜油润,可咸可甜的九园包子;外表金黄酥脆,吃一口唇齿留香,让人回味无穷的华岩金刚烧饼;采用纯野生草本植物制作而成,才下舌尖、又上心头的巫山翡翠凉粉……

  从热菜到冷菜,从小吃到汤菜,8.24万平方公里的巴渝大地,还有很多独特的美食。开展“渝味360碗”评选,正是将散布在重庆各区县的各色美食进行一次系统性的归集和发掘,迭代升级重庆美食地图。

  图片

  麻辣鲜香的重庆火锅。姚鑫 摄/视觉重庆

  图片

  《礼记》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美食是中华文化传播的介质,也是文化传播的桥头堡。食与味之间,不单纯是人们对自然的敬仰、土地的感怀,更有方寸之间的文化。

  唇齿之间,味蕾之中,我们咀嚼的不只是食物,品尝的不只是美味,还有其背后深厚的历史文化。

  在数千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重庆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菜系和饮食文化。这里的美食融合了川菜、渝菜等多种地方特色菜系的特点,具有麻辣、鲜香、脆嫩、多汁的特点,与重庆兼收并蓄的移民文化“双向奔赴”。

  同时,重庆的美食文化还注重色、香、味、形、器的和谐统一,在精神层面给人以美的享受,堪称中国饮食文化的代表之一。

  比如,涪陵榨菜是家喻户晓的“国民下饭菜”,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位居世界三大名腌菜之首,历来被列为素菜佳品,其工艺独特,鲜香脆嫩,回味悠长。早在清朝道光年间,《涪州志》中就有记载,“青菜有包有苔,渍盐为菹,甚脆”。青菜头以其独有的品质和口感,在众多咸菜中味高一等,数百年来深受当地人喜爱,也催生了涪陵人腌制青菜头的悠久历史。

  食物可以打开我们的味蕾,让人感受到五味的浓烈,也能锁住我们的记忆,因为它沉淀着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和记忆。

  比如,张鸭子作为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老字号以及梁平卤味文化的代表,凭借其“干、香、瘦”的特色口味,以及历经四代传承的匠心情怀,逐渐成为巴渝地区乃至全国食客亲友团聚、远足出行的常备佳肴。

  重庆的大江大山孕育了巴渝文化、三峡文化、移民文化、抗战文化,各类美食与之交融相生,需要我们持续深入挖掘、呈现、传承与推广。

  值得一提的是,开展“渝味360碗”评选的重要初衷之一,就是为了深度挖掘重庆美食文化内涵,传播重庆美食文化。

  图片

  不少消费者一边欣赏两江夜景,一边品尝重庆美食。钟志兵 摄/视觉重庆

  图片

  “渝味360碗”,装满精彩,碗碗美味。

  重庆美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丰富多元、享誉中外,是历史文化名城的烟火烙印,是现代繁华都市的鲜明底色。

  近年来,重庆培育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持续壮大“重庆火锅”“重庆小面”“重庆小吃”等特色美食产业链,进一步增强“重庆味道”国际影响力,“美食之都”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各地独特的美食,既是产业资源,也是文旅资源。2023年,重庆餐饮收入2310.66亿元,增长20.6%,对全市消费提振和拉动贡献巨大。

  如今,越来越多的游客奔着旅游目的地的美食出发,将一条条“旅游线”变成“美食线”。

  今年的元旦假期,重庆接待过夜游客77.54万人次,同比增长82.4%,全市市场消费总额同比增长9.8%,带动餐饮业发展,彰显了文旅与消费的密切联动。

  不难发现,此次重庆旅游美食“渝味360碗”评选活动,特别注重美食与文旅的交响共鸣,突出强调“渝味360碗”对消费和文旅的直接带动作用,以及美食向现实消费的转化作用。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各区县要以“渝味360碗”评选为契机,把各地的拿手好菜端出来,摆成一桌“巴渝全席”,掀起以“渝味360碗”为核心要素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热潮,助推重庆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并为未来竞逐“世界美食之都”打好基础。

  原标题:“渝味360碗”,远不止热辣滚烫!


原文链接:https://www.12371.gov.cn/Item/645204.aspx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