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组织法治网!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指出,“推广科技小院模式,鼓励科研院所、高校专家服务农业农村”。打造科技小院,是以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的方式之一,基层各地应积极建立更多的科技小院,发挥科技小院辐射带动作用,培养大批乡土人才和新型农民,打造“带不走”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建立一家小院,带动一个产业,辐射一片乡村。昆明市晋宁区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成立34个“花卉科技小院”,以花卉全产业链中存在的技术难点作为研究对象,围绕品种选育、栽培、水肥重复利用和采后处理等进行科研攻关。同时,将“花卉科技小院”作为连接花农、企业和科研院所的桥梁和纽带,及时将花农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和需求及时反馈到科研团队,科研团队以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为农户提供生产种植指导意见,将最新农业科技研究成果送到生产一线,送到田间地头。截至目前,通过技术培训和科研成果输出,培养花卉乡土人才643人,带动周边3000余户农户从事花卉生产,全区鲜切花种植面积达6.09万亩,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县区第一。
科技小院虽小,但作用和意义却很大。一方面通过专家团队与研究生常驻一线,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技术推广的“最后一公里”,解决农民专业知识不足、信息和资源缺乏以及服务支撑不够等问题,为科技兴农富农提供直接指导;另一方面,探索出人才培养与乡村发展有机契合的新路径。不仅让年轻的农业科技人员在基层绽放青春风采,在实干中增长才干,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更是将本地农民、农场主培养成为重技术、有能力的“土专家”“农创客”,实现人才输血与造血的有机结合,让乡村振兴的动力更强劲更可持续。
科技小院不仅蕴藏着科技创新的巨大能量,更孕育着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各地各部门要持续强化科技小院基础设施建设,畅通“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科研院所参与、合作社支撑”的运行机制,免费为科技人员提供食宿、网络、农田配套等生活科研保障,并为各类人才特别是高精尖人才提供“管家式”“保姆式”领导帮联服务,及时解决科技人才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合作共赢的双向奔赴中,使科技小院遍地开花,让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结出硕果,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让“中国饭碗”装得更满、端得更牢。
赵德仁(昆明市晋宁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