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组织法治网!
才常村位于浏阳市枨冲镇西南部,总面积33.5平方公里,辖62个村民小组,人口5550人,党员干部189名。2021年起,才常村深入推进“万企帮万村”行动,大力发展“稻蛙鳅”生态养殖,成功从“省定贫困村”蝶变为“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走出了一条村级集体经济“链式融合”新路径。
头雁领航,激活村级集体经济一池春水
烈日高悬,枨冲镇才常村的黑斑蛙养殖基地里,村书记陈庆湘和集体经济合作社几位骨干正忙着为蛙池四周加盖遮阳网,同时将掺入中药配方的饲料逐个放入300余个蛙池饲料盒内。“这一批蛙即将出栏,蛙池内密度较大,遮阳和饲料配方都需要紧盯着,一步都不能疏忽,一旦染上传染病,后果不堪设想。”陈书记表示,为了保障蛙的平安,党员带头成立“护蛙队”,每天轮流“护食”,还根据两年多积累的经验,在专家中药配料基础上进行了改良。
2019年,才常村立足山水资源优势,支村两委牵头成立“村经济合作社”,集中流转土地15亩,建起全镇第一个“稻蛙鳅”生态养殖基地,尝试在田中种稻、稻下养蛙、沟中殖鳅。经过一年试养,基地产出黑斑蛙2万余斤、泥鳅1000余斤,产值20余万元,为村级创收5万元,实现村级集体经济“零”的突破。
为帮助村民脱贫致富,村上将12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纳入产业项目,提供就业岗位76个,实行“合作社管技术销售,贫困户负责投工投劳”,抱团发展“稻蛙鳅共生”立体种养。
“以前的村级集体经济主要靠被动收入,现在我们自己经营黑斑蛙产业,村级集体经济翻了20倍以上,从以前的5万元到现在100多万元。”才常村党总支书记陈庆湘说。截至今年11月份,才常村共建成生态立体养殖基地4个,总占地162余亩,产黑斑蛙45万斤、泥鳅8000余斤、有机水稻2万余斤,村级集体经济全年预计突破180万元。
枨冲镇才常村黑斑蛙生态养殖基地
村企合作强产业,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延链增效
蛙的产量上来了,如何实现“产销两旺”成为支村两委需要面对的全新课题。
刚开始,为了销售黑斑蛙,支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队员提着资料和样品到浏阳各个乡镇跑业务,餐馆、农庄、景区走了个遍,但接到的大都是零散单,销售量一直上不去。班子反复调研、讨论后,大家普遍认为,黑斑蛙的营养价值和研发价值较高,如果有专业团队负责包装、销售,并通过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肯定不愁销路。
为此,才常村邀请本村几位乡贤企业家到基地实地参观,为村级产业“把脉”。经过多轮对接联系,几家本土企业主动与村上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展黑斑蛙销售和深加工。2020年,才常村集体经济收入就从原来的5万元增长到20万元。
2021年,才常村继续深化村企合作模式,在集体经济发展方面乘势而上。在驻村后盾单位的帮助下,才常村与比一比贸易公司、金磨坊食品等5家企业签订乡村振兴结对帮扶协议,支持130万元助力五个产业项目,共同探索黑斑蛙养殖、繁育宰杀、产品深加工、线上销售等环节一条龙模式,并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共同经营模式,研发既能走向餐桌、也能进入超市的即食产品和黑斑蛙“预制菜”,聚力走好农产品深加工之路,达到互利共赢。
通过积极探索“学校传技术、合作社管养殖、企业供销路”发展模式,黑斑蛙产业不断做大做强。目前,已初步形成黑斑蛙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链,仅2023年上半年产值达450余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33万元。
民企结对帮扶 畅通产销渠道
成果共享增活力,激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动能
沿着崭新的油砂路进入曲尺湾屋场,来到一方宽阔的广场。左侧是一片稻田,右侧是唐才常纪念馆。再深入,可见修缮一新的文体活动中心、冷水古井等小景点。黄色的栅栏围着菜地,灰色的石栏围着步道,彩色的墙绘装点着农房,呈现出一幅和谐的乡村美景。
“我们始终牢记‘发展为了村民,成果村民共享’这一宗旨,将集体经济收益投入公益事业,让群众共享发展红利,凝聚更大合力。”驻村第一书记钟宇介绍,村党总支创新探索“支部建在屋场”,在集体经济收入中设立民生实事专项资金支持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带动联建企业、乡贤和党员群众筹资300余万元,精心打造“曲尺湾”“千谷仓”屋场,完成浏阳河长乐段河堤修复、湘建组道路“白改黑”、全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等十项民生实事,村容村貌不断优化,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逐步攀升。同时,依托“琐事党员代办、小事支部领办、大事村企联办”工作机制,帮助村民解决资金技术、土地流转、产销对接等问题258个,化解矛盾纠纷65起,带动更多村民投身产业发展,凝聚更大合力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快速发展壮大。
通过优化发展环境,借力田园山水,才常村以“蛙”引路,拓展建设科普研学基地,着力培育乡村摄影、农耕体验、科普研学等新业态,有力促进农旅学研深度融合,全力打造“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新型农村田园综合体,拓展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预计年可接待研学游客超3000人次。
枨冲镇才常村先锋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