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组织法治网!
克须村党员干部带头清理村内道路,以身作则示范带动村民清理自家房屋前后;村民们围坐“龙眼树下的议事广场”,共同协商村里大事小情;重点区域监控摄像头和天翼云喇叭全覆盖,接入数字乡村智慧大屏中控平台;村民们通过“积分银行”,积极参与农村基层治理事务赚取积分,兑换各类生活用品……这是湛江实践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的生动缩影。
12月20日,湛江市主要领导走进遂溪县洋青镇克须村实地调研基层治理工作。利民之事,丝发必兴。近年来,湛江市聚焦全省“1+6+N”社会治理体系在全市落地落实这项硬任务,以“党建引领、多元共治”为主线,在统筹推进基层善治各项措施中坚持打防并举、源头治理、综合施策,通过推进“1+3+N”湛江工作模式:“1”即党建引领,“3”即“春风利剑”专项行动、“平安夜访”工作、数字赋能社会治理,“N”即多方多层次力量共建共治,有效促进湛江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的整体提升。
强化党建引领
筑牢基层治理“主心骨”
湛江市坚持以党建引领为统揽,充分发挥市、县、镇、村四级党组织作用,着力打造权责明晰、高效联通、上下贯通的社会治理体系,推动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全局出发,湛江对基层治理的组织架构、资源集合、要素分配、阶段目标进行深度谋划、系统设计。纵向上,打造权责明晰、上下贯通、环环相扣的市、县、镇、村四级指挥链条,推动治理工作体系贯通起来、联动起来。横向上,整合“条”“块”资源,建立跨领域、跨行业、跨层级、跨地域、跨产业党建联合体,连点成线促面,以全覆盖的党组织网络带动构建全覆盖的基层治理网络。
湛江充分发挥镇街一线“轴心”作用,形成“镇级党委—村级党支部—网格党小组”的三级基层党组织格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党员在社会治理中的战斗堡垒、先锋模范作用。
为推动“最后一公里”治理更畅通、反应更灵敏,湛江稳步推动“放权赋能”,在镇街一级组建统一的综合行政执法机构,下放到镇街的综合行政执法事项共11080项,深入推进镇街党群服务中心、综治中心融合式、规范化建设,完成全市122个乡镇(街道)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任务,增强乡镇(街道)在基层治理中统筹协调功能。
网格是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是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前沿阵地和最灵敏触角。湛江整合网格、人员、事务、服务扎实推进“多网合一”,推进村“两委”干部、基层政法、组织部门干部等进网格,全市划分综合网格9108个,配备专兼职网格员9520名,构建“一网统筹、一网统管”治理模式。建立“一周一结”社情民意网格联络员机制,截至目前,今年共录入网格事项556079件,办结554546件,办结率99.72%。
平时服务发展,急时快速响应。湛江持续完善平急转换机制,构建平时党员信息管理、培训演练、设岗定责、管理服务等机制,急时动员、整编、考核管理等机制,形成从进入到归建全链条制度。2022年以来,全市共成立联合党委、临时党组织1.2万多个,动员党员干部32.1万人次下沉防风防汛、重大矛盾化解一线。
开展“平安夜访”
多触角源头化解纠纷
每到周二傍晚,麻章区各级干部都会在吃完晚饭之后,着手车辆安排、人员配置、台账清点等工作,与夜幕为伴,组团下沉到村(社区)开展“平安夜访”。这一幕已在湛江全市基层角落上演,“村居事务全知晓、重要事项全参与、投诉建议全接收、民生服务全覆盖”的愿景成为了现实。
针对农业大市、人口大市、教育大市、驻军大市等实际情况,特别是群众白天务工、晚上归家的特点,湛江推行县镇干部每周二晚上下沉到村(社区)开展“平安夜访”,错峰了解社情民意,“零距离”联系服务群众,化解大量社会矛盾纠纷,努力把村(社区)打造成为社会矛盾纠纷化解的首选终结地。
目前,湛江10个县(市、区)均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各县(市、区)四套班子领导和法检“两长”每月至少参加1次“平安夜访”,主动下沉到重点村(社区)走访指导。
“平安夜访”推动各级各部门走出办公室,主动下访群众,与群众促膝长谈,“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密切了干群关系,延伸了感知触角,“一揽子”接待处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领导干部由“救火员”转变“治理员”,及时捕捉化解一批“小矛盾”“弱信号”,实现基层治理由群众上访为干部主动下访。
“这样的夜访很有意义,我们平时白天都忙着干活,有些什么问题要咨询只有晚上才有时间,夜访活动不仅给我们老百姓带来了便利,也帮助我们解决了不少问题,上次我们反映村路口泥泞难行,干部夜访了解到情况后,第二天就叫来了铲车帮我平整路面,说明夜访不只是唠家常,是真的在帮老百姓解决问题。”一名参加夜访的村民开心地说道。
据统计,湛江市“平安夜访”平均每次到点夜访领导干部4510人,平均每次接待群众15816人,平均每次夜访接待群众反映事项6874件,夜访受理事项及时办结率90%以上,95%以上的初访事项一次化解,解决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实现矛盾纠纷化解在村(社区),推动基层治理工作变“被动应急”为“预防疏导”。
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让纠纷消弭于萌芽。“平安夜访”如一盏盏明灯,照进千家万户,逐渐成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湛江品牌”。
亮出“春风利剑”
打响严打整治“当头炮”
当矛盾纠纷升级到违法犯罪行为,湛江坚持以打开路、打防并举、源头治理、综合施策。2022年起,每年1-4月开展“春风利剑”专项行动作为全年严打整治“当头炮”,全面落实打、防、管、治各项措施,重点抓好突出治安问题和重点行业领域整治,有效破解系列社会治安难题、行业突出问题。
其中,2022年重点打击涉黄赌毒、电信网络诈骗、套代购等违法犯罪行为,开展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无证非法营运校车、非法开采、涉渔“三无”船舶等行业专项整治;2023年重点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和盗窃犯罪、走私偷渡违法行为、诈骗医保基金犯罪,重点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违法违规用地问题,以强有力的实际行动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全市治安发展环境持续向好。
以打开路,重拳打击突出违法犯罪。湛江将打击利剑对准群众反映强烈、高发多发、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突出违法犯罪,坚持“打早打小”和“专案经营”有机结合,快侦快破现行案件,组织开展系列集群战役,分阶段分领域推进专项打击和集中统一收网,取得良好效果。2022年专项行动期间,全市共打掉涉黑组织1个,恶势力犯罪集团3个,全市发案数同比下降4.6%。2023年行动期间,打掉恶势力组织10个、涉盗抢骗犯罪团伙93个、涉黄赌毒犯罪团伙65个,全市全年刑事立案下降7.15%。
防范先行,深入排查化解风险隐患。湛江坚持预防为主、防范在先,通过多轮次不间断排查,及时发现风险、消除隐患。深入排除电动车充电隐患,围绕“源头、使用、回收”三大环节,坚持全链条检查执法,全领域推进智能充电桩建设,全市累计新建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桩7891套,充电接口7.24万个,充电接口保有量已达19.76万个。全面开展校车安全整治,健全校车使用许可制度,对全市校车和驾驶人基本状态开展安全“大体检”。利用大数据搭建“黑校车”精准打击模型,对高风险车辆逐一核查处置。扎实推进涉渔“三无”船舶整治,强化渔业、公安、海警、海事、涉渔乡镇等部门的联合执法,开展“一打三整治”专项行动,行动期间,检查船用产品经营户489家(次)、造船厂(点)90家(次)检查渔船8347艘次、渔港1420个次。
坚持一网统管
数据赋能“智治”之路
“通过社区警务公示牌,借助指尖警务,打开手机平台,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线上一对一求助、咨询,并能及时得到帮助和解答,我们真正感受到警察就在身边,存在于指尖,时刻装在我们的心里。”近日,家住经开区海滨街道北的吴大爷说道。
今年以来,湛江创新推行“社区警务公示牌”,社区民警借助“湛江零距离警务室”平台,将“零距离打击违法犯罪、零距离排查风险隐患、零距离开展宣防预警、零距离为民排忧解难”的触角延伸到群众的指尖,通过24小时线上及时“接警”、线下主动“处警”的贴心服务,积极探索走出一条具有湛江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
让数据多跑路,才能让群众少跑腿。今年2月,坡头区智慧城市指挥中心正式揭牌启用,打造新型智慧城市与一网统管全面融合的创新模式,依托智慧城市指挥中心一体化大数据平台,结合社会治理实际需求建立“民生诉求平台”。
“民生诉求平台针对100多种场景,梳理了1295条标准事项清单,明确了57个单位的责任和200多种作业处理标准,基本囊括了民生诉求的方方面面,群众只需通过一个平台对社会治理问题进行上报,即可实现社会治理‘一网通办’,进一步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坡头区政数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湛江制定出台《湛江市数字政府市域治理“一网统管”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建设市县两级“粤治慧”标准版,搭建“一网统管”平台和体系,为“大数据+社会治理”提供有力支撑与保障。全面推进“一窗受理、综合服务”改革,实现29个部门1611项事项进驻综合窗口,一窗受理率达93%。
同时,加大“粤智助”等平台推广应用力度,实施“互联网+市域政务服务”,普遍实现“一证通办”“不见面审批”,加快推动更多政务服务、公共服务事项向基层延伸。目前全市已有347个部门进驻市电子证照系统,开通316种发证服务。深化“粤系列”平台应用,已在“粤省事-i湛江”专区上线服务事项959项,“粤商通”湛江版块上线可办事项682项。
特别是,湛江依托粤省事“平安专区”和“粤平安”群诉应用,开发特色应用“矛盾纠纷·码上办”,推动相关数据资源汇聚共享,助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积极探索在金融、通信、水务、电力、燃气等社会化领域试点应用数字空间,为个人和法人提供泛在便捷服务,实现授权用证用数新模式。
大数据赋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变“经验治理”为“数据治理”、“被动响应型治理”为“主动预见型治理”,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湛江特色的“智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