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组织法治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基层党建

汕头: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 为“百千万工程”提质增效

时间:2023-12-31 文章来源: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 作者:佚名

  金平区推行“联村抱团”的模式,打破各自为政的“单线壁垒”;龙湖区构建“家门口的党群服务体系”,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澄海区实施“揭榜破题”计划,各党(工)委领办破题项目集中攻坚;濠江区开展“强先提中转后”升级行动,全区基层党组织分步分级提升;潮阳区举办党建学堂,聚起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潮南区深化“三查三改三健全一理清”行动,广大党员带头转变思想、方法和作风;南澳县持续深化“党建+渔船”模式,“海上党建”全领域建强……

  2023年是实施《汕头市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收官之年,主题为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放眼汕头,各地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动能澎湃。

  今年以来,汕头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全国、全省、全市组织工作会议精神,以实施新一轮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开展基层党建“四项工程”,健全联系服务群众“四项机制”,以高质量党建赋能推进“百千万工程”提质增效。

  深化“两个覆盖”攻坚行动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高质量发展推进到哪里,党的组织就必须覆盖到哪里,党的工作就要跟进到哪里。

  今年以来,汕头聚焦发挥党的严密组织体系优势,深化“两个覆盖”攻坚行动,坚持因地制宜,强化分类施策,推动党的组织有效嵌入各类群体,党的工作有效覆盖各个领域。

  在落实7个区(县)党委抓好属地党建工作的基础上,汕头同步完善各市直党(工)委专职机构,配强专职副书记,形成市委抓7个区(县)党委和市直机关工委、市委教育工委、市委卫生健康工委、市国资委党委、市委“两新”工委5个市直系统党(工)委的“1+7+5”抓基层党建工作格局。

  同时,汕头全覆盖建立37个街道“大工委”、533个社区“大党委”。加强村民小组党的建设,稳妥有序推动条件成熟的1983个村民小组成立党组织。新组建市住建行业党委,全链条加强党对住建行业的领导,推动成立住宅小区党组织29个。

  以金平区为例,该区立足区域资源禀赋,高效整合毗邻社区、各领域共建单位资源,推行“联村抱团”模式,实现社区协同发展。岐山街道及鮀江街道鮀东、蓬洲片区等试点建立片区“大党委”,推行“轮值书记”、联席会议等机制,打破各自为政的“单线壁垒”,系统性规划片区发展蓝图,推动土地盘活、集体增收,村居治理安全稳定。

  “我们4个社区就像一家人一样,大家资源共享,相互协作。”鮀江街道木坑社区党委书记陈伟钊说,建立片区“大党委”非常符合鮀东实际。

  汕头作为全国著名侨乡、国家经济特区,人口密度高。随着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加速发展,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网约车等新就业群体不断发展壮大。如何引领好、服务好、关爱好这类群体,是当前城市党建需要关注的重要课题。

  汕头专门制定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10条措施,组织开展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结对联建活动,安排相关职能部门党组织和属地镇(街道)党(工)委与全市35家新业态企业党组织结对联建,着力在夯实组织堡垒、创新活动形式、引导发挥作用上下功夫,以点带面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不断走深走实。

  走进潮阳区网约车行业党群服务站,宽敞明亮的党员活动室里整齐摆放着一排排桌椅,几名网约车师傅刚好在这里休息。这里,矿泉水、应急药箱、雨伞、报刊读物等一应俱全,还配有微波炉、冰箱等电器,为司机群体打造了一个温馨舒适的“家”。

  “以前在接单间隙没地方去,只能把车停在路边、在车里休息。遇到大热天或者雨天很不方便,有时候连喝口水、上厕所都难。”网约车司机王佳仕感叹,党群服务站的出现让司机群体有了一个“落脚点”。

  此外,汕头推行“支部建在网格上”。按照每个网格原则上覆盖300-500户的原则,健全“村(社区)党组织—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联系户”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坚持“一网格一支部”模式,及时优化设置网格党组织5612个。整合党建、文明创建、综合治理等多个系统网格,健全网格信息收集、任务分办、协同处置等工作机制,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深入实施基层党建“四项工程”

  在汕头市濠江区滨海街道,“汕头南站”四个红色大字鲜艳夺目。作为汕头段的重要交通枢纽,汕头南站开通后,汕头至广州乘车时间将进一步缩短,对汕头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汕头南站建设进展如此之快,离不开项目所在地濠江区滨海街道党工委和村(社区)党组织的共同努力。面对项目建设涉及350多宗赔青、拆迁工作任务,濠江区建立分类管理台账,落实街道党政班子成员“一户一策”做好征拆户及种植户的思想工作,实现征拆过程“零上访”,为汕头南站顺利建设通车打下坚实基础。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今年以来,汕头聚焦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深入实施基层党建“四项工程”,着力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农村、社区、机关、“两新”组织等各领域党建工作全面开花,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势,“红色引擎”全力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落实。

  突出“抓两头、带中间、促整体”,汕头分领域分层次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开展“高质量发展、支部在行动”8大实践活动。针对农村、社区、机关、国企、学校、医院、非公经济组织、社会组织8个领域特点,组织各领域党支部聚焦不同重点开展实践活动。

  在农村,深化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绿美乡村,龙湖区龙华街道大衙村、潮阳区谷饶镇深洋村、潮南区红场镇潘岱村3个村被纳入中组部新一轮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在社区,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深化网格管理服务;在机关,抓好政治机关建设和模范机关创建、建设“四强”党支部等。各领域党支部通过问题台账梳理、支部定题调研、提出思路举措等,列出高质量发展行动清单,引导党员主动认领攻坚任务。各项行动密集铺排,凝聚形成大干快上、奋起直追的浓厚氛围。

  乘坐渔船从南澳县云澳渔港出发,30分钟抵达4海里外的平屿海域。这里是南澳首个试投产的深水网箱养殖基地,一个个网箱里是茁壮生长的鮸鱼、鰤鱼、云龙斑等多种优质深海鱼类。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

  考虑到后宅镇后江渔港和云澳镇中心渔港的渔民党员较为集中,南澳县分别在这两个地点规范化建设起两个渔民党员活动室,过严过实组织生活,提高渔民党员的归属感。同时,在10个渔民党支部所在村分别成立渔民党员联络站,架起了党和政府联系渔民群众的“连心桥”,党员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深澳镇榴城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康叙钧长期从事海洋养殖工作,今年51岁的他有30多年的丰富经验。如今,他以其丰富的牡蛎养殖经验,带动榴城居民积极参与养殖活动,并向全镇的养殖户传授相关技术。“乡里乡亲,大家都发展起来才是真的好。作为基层干部,领头羊的作用要发挥好。”康叙钧说。

  村子强不强,关键看支部。

  村级班子建得好不好,对村(社区)至关重要。汕头深化实施支部堡垒提升工程,以市、县、镇三级联动,对全市村级班子开展全覆盖届中分析调研,全方位摸清换届后村级班子整体运行情况、“两委”干部履职实效,掌握全市村级班子结构情况;针对性开展“强基提能增效”行动,持续选优配强村级“头雁”队伍,全员轮训1091个村(社区)主职干部;组织推动1444名“两委”干部报读学历大专班,统筹抓好37个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转化,研究提出进一步加强村(社区)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工作措施。

  此外,汕头扎实推进“头雁”领航工程,深化实施青年人才“先锋培优”工程,储备1928名村级党组织书记人选。广泛实施党员先锋示范工程,建立1万多名的入党积极分子信息库,并开展农村党员“先锋指数”考评,推行“积分+考核”等模式,实行评定结果与民主评议党员挂钩,引导党员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持续实施党建品牌创优工程,持续两年打造评选100个市级基层党建特色品牌,综合打造30个基层党建品牌矩阵,以点带面选树20个基层党建示范标兵,营造了各级各领域党组织比学赶超、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

  健全联系服务群众“四项机制”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党的基层组织承担着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职责,尽可能靠前服务群众是基层党建和高质量发展应有的底色。

  今年以来,汕头聚焦联系服务群众、组织发动群众,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制度机制、方式方法,建立健全联系“双报到双服务”、“党群连心、服务为民”、党建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联系服务群众支撑保障“四项机制”,切实提升基层党组织为民服务水平。

  其中,聚焦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大力推行市、县、镇三级领导干部“联包帮”、村(社区)干部结对遍访制度,深化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联村共建”,将党员、志愿者和热心群众等编入民意收集、上门服务、应急支援等5类共性岗位及X个个性岗位的“5+X”服务岗位,组织认领民生“微项目”、群众“微心愿”,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百里花海景观、外墙特色彩绘、沿海栈道……走在龙湖区龙腾街道妈屿社区,生活环境变美了,网红打卡点也变多了。再加上妈屿岛本来具有海鲜美食摊位多、味道好的优势,配套服务齐全,过去陈旧的小渔村摇身变为潮流前沿的文化艺术村、网红经济岛,集聚了越来越多的人气。

  然而,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难一直是当地群众的反映的热点问题。据了解,该社区用水是通过自来水加压泵抽水输送的,社区现有自来水加压泵2台,均为20多年前购置。其中一台已经损坏,平时只有一个泵维持用水,因此岛内经常发生供水不足的情况。

  为解决这一民生问题,龙腾街道党委将自来水加压泵改造升级工程列为妈屿社区“为民办实事”项目,积极对接粤海水务公司,就谋划做好供水工作进行沟通协商,修复水泵、疏通管道沉积、加大压力指数,全力解决海岛供水问题。计划于近期增购自来水加压泵一台,进一步完善妈屿岛供水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岛上居民的居住环境。

  针对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以下的209个村(涉农社区)实施“消薄攻坚”行动,在全市选取20个有基础的村(社区)试点推行村企联建“先锋工场”。通过推动企业党组织和村(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搭建村企合作平台,以项目到村、就业到户、培训到人为载体,引导企业把适合的生产加工环节布局到农村。或结合农村特色产业、特色产品、特色技艺等创办工场,盘活农村集体资源资产,促进农民就近就地就业。

  潮南区红场镇是汕头最大的茶叶产地,现有茶农2500多户。面对茶叶行业市场竞争加剧、山区群众致富愿望日益强烈等难题,红场镇审者村组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打造茶叶协会“点绿成金”先锋工场,强技术、提质量、促销售,延伸了茶产业链,蹚出一条“以茶富民、以茶兴商、以茶强镇”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红场镇审者村党支部委员、村委会副主任罗烈周说:“我们村通过党建引领,围绕‘生产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生产’作为指导思想,积极打造先锋工场。茶农、茶企点单,组织、党员接单,扩大产品知名度,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

  目前,包括澄海区溪南镇梅浦村莲子产销、濠江区滨海街道里前社区特色农产品加工、潮阳区西胪镇尖山村姜薯产销、潮南区成田镇东盐“裸品工坊”等在内的多个“先锋工场”试点项目,解锁了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密码,成功探索社会资本与村集体合作共赢模式,拓宽乡村增收门路。

  此外,为保障1091个村(社区)正常运转,汕头每年投入近3亿元用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并实施“千村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工程”。连续三年投入各级资金1.9亿多元,撬动社会资金超过4亿元,推动247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在商圈、产业园、网红旅游点等人流密集区域延伸打造133个党群服务站、69个户外工作人员驿站;探索开展周末“不打烊”服务,大力推广“长者饭堂”“四点半学堂”“快递代收”等便民服务措施,多方位满足群众办事服务需求。

  数读

  ◆开展集中轮训3600余场,实现全市各级干部和24.79万名党员学习培训全覆盖

  ◆全覆盖建立37个街道“大工委”、533个社区“大党委”;推动1983个村民小组成立党组织

  ◆在20个村(社区)开展村企联建“先锋工场”试点工作

  ◆安排财政资金500多万元对全市4033名老党员进行补助

  ◆持续两年打造评选100个市级基层党建特色品牌

  ◆累计动员超过4.6万人次在职党员干部下沉基层报到服务

  ◆连续三年投入各级资金1.9亿多元,撬动社会资金超过4亿元,推动247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

  一线实践

  澄海区聚焦短板弱项“揭榜破题”

  让“长者饭堂”长久飘香

  上午11时刚过,位于汕头市澄海区溪南镇埭头村的“长者饭堂”饭菜飘香,已有不少老人在等待用餐。91岁高龄的林奶奶正是其中之一,她在志愿者的搀扶下,挑了一处面向电视机的位置缓缓坐下,电视上正播着她最喜欢的潮剧节目。

  “老伴和两个女儿女婿都去世了,儿子又是残疾人。以前在家经常吃些冷粥剩饭,现在有了‘长者饭堂’,每天都能吃到热汤热饭。”林奶奶笑着说,自从村里的“长者饭堂”开张后,不仅不用为吃饭发愁,而且还有其他老人陪伴交流,现在生活过得很满足。

  今年以来,澄海区委组织部针对基层党建短板弱项问题,围绕织密建强党的组织体系、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强化基层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教育管理等方面,组织各党(工)委作为主体,领办破题项目,集中开展攻坚,切实发挥各党(工)委抓基层党建的“前沿作战部”作用,推动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

  在“揭榜破题”计划项目清单中,建设“幸福食堂”被放在必选项目的首位,也结出了丰硕果实。10月21日,澄海区在溪南镇下岱美村举行全区“长者饭堂”揭牌仪式,18个“长者饭堂”全面投入运营。加上此前的两个,澄海区已实现全区镇(街道)“长者饭堂”全覆盖,每日将为约280名老年人提供“免费午餐”。

  “长者饭堂”搭起后,如何才能办得好、办得久?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是关键。澄海区探索建立健全服务对象清单化、日常服务常态化、菜品供应标准化、资金管理透明化“四个化”工作机制,保障“长者饭堂”长效开办运营。

  事实上,早在去年7月埭头村便开始试点建设“长者饭堂”。彼时,如何筹足建设资金是埭头村办好“长者饭堂”面临的首要问题。

  “有一个企业老板得知村里要办‘长者饭堂’,连夜托人送来2万元。”埭头村党委书记陈沛金说,“长者饭堂”由村党委牵头筹办,党员干部积极发动和带头捐款,带动乡贤及社会热心人士踊跃支持,加上镇党委拨付的4万元,一下子就解决了建设资金问题。除了资金,在哪搭建也是一道难题。各村(社区)党组织各显神通,有的利用党群服务中心闲置房间,有的则利用老年人活动中心部分办公场地。在凤翔街道北港社区,“幸福饭堂”便设在社区老年人活动中心,大厅窗明几净,6张四人桌整齐摆放在电视机前,防滑地板、软皮坐垫、无障碍扶手……适老化设施应有尽有。

  “‘长者饭堂’的全面投入运营是澄海区养老事业发展的一件盛事。”在揭牌仪式上,澄海区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不断优化“长者饭堂”运营管理和服务配套,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积极参与,共同打造“舌尖上的幸福晚年”,让“长者饭堂”长久飘香。


原文链接:https://www.gdzz.gov.cn/zzjs/jcdjc/content/post_2020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