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组织法治网!
人才兴则乡村兴,人才强则乡村强。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必须把人才振兴放在重要位置, 坚持“引、育、用、留”全链条精准发力, 真正以人才之“笔”,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聚焦“引”的热度,解锁“乡情引才”密码。乡村是人才成长的起点,乡情是人才返乡的纽带,可以搭建起柔性引才的“桥梁”。依托亲缘、人缘、地缘优势,采取“一份倡议书、一通电话、一个微信群、一次登门拜访”等方式,摸排本地在外公职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务工经商人员、优秀学子、乡贤能人等人员情况,登记造册形成人才清单,完善党员干部与人才、人才在乡近亲属联络服务“一对一”,增进与本籍在外优秀人才感情,畅通在外人才与家乡联系沟通渠道,打好“乡情牌”、念好“引才经”。同时,建立人才需求、项目、政策“三张清单”,定向发布和交流家乡重大政策和项目建设人才、技术需求信息,吸引在外人才通过投资、技术服务、入股等形式返乡创业,投身乡村振兴,助力家乡发展。
聚焦“育”的宽度,解锁“就地取才”密码。本土人才是助力人才振兴的一把“金钥匙”。抓好人才工作,不仅要“眼睛向外”引进“外才”,还应“向内挖潜”“就地取才”。破除人才评价“四唯”问题,把培育“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引擎工程”。一方面,结合农村经济发展实际,对辖区内种养殖大户、民间艺人、能工巧匠、非遗传承人等不同行业人才开展全覆盖摸底调查,分门别类建档,让乡土人才“破土而出”。另一方面,大力实施本土人才培养计划,充分利用沪滇协作、对口帮扶、定点帮扶等各类帮扶资源,建设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基地,开展“田间课堂”等专业领域技能培训。同时,延伸本土人才教育培训链条,组织优秀乡土人才外出学习考察,走出去“充电蓄能”。
聚焦“用”的深度,解锁“产业用才” 密码。“人才因产业而聚,产业因人才而兴”。如何栽好“梧桐树”?怎样引得“凤凰来”?要充分发挥人才引领产业发展作用,把产业链与人才链深度融合,结合区域产业发展实际,建立起乡村产业人才精准配对的长效机制,一村一策制定需求目录,摸清乡村急需人才专业学历、招引方向和招引数量,形成人才清单,制定人才需求整体规划,做到因“村”制宜,靶向“用”人。同时,依托乡村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产业集群,健全人才常态化驻村工作机制,搭建产才合作平台,拓宽人才服务乡村的领域,培育直播、文创、电商等多种线上产业经济新业态,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
聚焦“留”的温度,解锁“服务留才”密码。人才引得进,更要留得住。想要留住人才,不仅要搭建人才平台,提供给人才足够的职业发展空间,更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围绕政策宣传、人才选拔、项目申报、落实待遇等各方面工作,落实好各级政府人才奖励政策,建立灵活、开放的人才激励机制,完善基础配套设施,立足基层特点,推动政策、资源、项目、经费“四个下沉”,对有创业能力和创业意愿的人才起步期“扶一把”、发展期“帮一把”、成熟期“送一程”,真正让广大人才的能量在乡村大地充分释放、活力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竞相涌流,不断厚植“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努力形成“一贤至而群贤毕至”的良好局面,营造出重才、爱才、尊才、惜才、扶才的浓厚氛围。
阮露明丹 周露(临翔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