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组织法治网!
近年来,雷山县聚焦主责主业,紧扣“七种能力”建设要求,注重“三个坚持”、打造“三个品牌”、落实“三个保障”,推动基层干部教育培训提质增效。
注重“三个坚持”,提升教育培训针对性。一是坚持政治引领,强化思想武装。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首课、主课和必修课。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州第十一次党代会、县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2022年以来,共举办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研讨班3期,培训科级及以上干部450余人次,村干部乡村振兴班4期200余人次,进一步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坚持精准培训,突出分级分类。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基层干部主题培训行动计划要求,聚焦乡村振兴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两大主题”,建立县级统筹、部门主抓、镇(街道)兜底的三级培训体系。开设党政领导干部研修班,增强领导干部领导能力和履职能力;利用碧桂园集团、深圳市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等优质资源举办综合能力素质提升班,进一步拓宽优秀年轻干部视野、提升过硬本领;依托县委党校举办中青年干部、机关企业人才、女性干部、村干部、驻村干部等乡村振兴培训班20期,重点强化基层干部作风建设、增强服务能力。三是坚持需求导向,促进学用结合。重点围绕中心工作,聚焦“四化”及“桥头堡”建设所需,通过党校开班、部门开课、一线开练的方式,加强干部基本知识体系培训,开设“雷山大讲堂”“乡村振兴干部夜校”“生态文明干部夜校”,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在专业化培训中的作用,推动专业部门主办、专业干部主讲,培训干部1500人次,切实提高干部在专业领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干部逐步形成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专业知识结构。
打造“三个品牌”,体现教育培训时代性。一是依托红色资源,打造党性教育品牌。挖掘“家门口”的红色资源,推出雷山县烈士陵园、胡仲毓烈士故居、“脚尧之路”等红色党性教育基地,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雷山故事”,全年组织2000人次赴党性教育基地开展学习培训。依托红色资源,开设《讲述红色故事汲取奋进力量》《脚尧之路》《弘扬新时代“脚尧精神”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等专业课程,进一步筑牢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之基。二是依托优质资源,打造精品课程品牌。按照“全域开发、统筹管理”原则,将近年来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基础条件好、党建底蕴强、产业发展优的示范村作为干部教育现场培训教学点,结合农村党建、民族文化、党性教育等示范点制定专题线路,全力打造全域性基层现场教学精品基地。目前,共打造白岩村、脚尧村等教学点22处,制定专题线路7条。建立现场教学特色课程库,积极挖掘各行业领域教育资源,开设雷山县苗族银饰锻造、苗族刺绣等特色课程22堂,促使培训更好地与发展对接、为事业助力。三是依托新媒体平台,打造线上培训品牌。依托新时代学习大讲堂、学习强国、贵州省党员干部网络学院等线上平台打造“云端课堂”,开设“乡村振兴主题培训班”“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主题培训班”等网络专题培训班,通过雷山县党员先锋微平台微信公众号开设“党员干部应知应会”栏目,每日推送学习内容,采取远程教育、短信互动、QQ、微信学习群等方式,保障党员干部培训“随时学”“随身听”,实现党员教育培训全覆盖。
强化“三个保障”,增强教育培训有效性。一是加大投入,强化硬件设施保障。将县委党校从西江镇营上村搬迁到占地30余亩的郎德镇南统服务区新校址,新建总建筑面积19007平方米的多功能教室、宿舍等一体化配套设施,实现同时集中培训350人以上办学规模。进一步加大投入、整合资源、从严要求,有力保障干部教育培训顺利实施。二是整合资源,强化师资队伍保障。加大优质师资人才储备力度,坚持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聘请县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业务骨干、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三名工程“名人才”等担任授课教师,形成“县委党校骨干教师+领导干部+宣讲团讲师+外聘专家+先进典型”的师资队伍架构,组成51人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有效解决师资缺乏的问题。三是从严要求,强化治学管理保障。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加强对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实行效果评估、跟踪问效等制度,对教师授课情况进行反向测评,对干部参训情况进行综合考核,强化考核结果运用,着力增强干部教育培训成效。
信息来源:黔东南州委组织部
一审(撰稿人):袁小倩
二审:罗传刚
三审:张远洋
编辑:王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