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组织法治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组织时评

民主生活会当向“短”处发力

时间:2023-12-31 文章来源:四川组工网 作者:佚名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强调,要开好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和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会,结合学改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专题民主生活会作为主题教育检视整改工作的“关键一环”,既是锤炼党性、查找病根、予以改进的有效办法,也是清除政治“灰尘”、廓清思想“迷雾”的有力武器。党员干部要对标“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敢于“揭疤亮丑”、勇于“刀刃向内”,向“短”处发力,推动主题教育成果转化见行见效。

  刀刃向内查摆问题,“诚心”亮短。随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深入推进,党情、国情深刻变化,新形势、新挑战日新月异,新考验、新危险层出不穷,只有坚持自我革命、自我革新,才能保持党的肌体纯洁,保持广大党员思想上和政治上的统一,使我们党的队伍始终充满凝聚力和战斗力。然而,当下仍有部分领导干部查摆问题时怕“丢面子”“跌份子”,谈成绩大张旗鼓、谈问题一笔带过,不敢直面问题、揭短亮丑,与“照镜子”“正衣冠”的要求相去甚远。党员领导干部作为党内政治生活的引领者,敢不敢、愿不愿、能不能深入查摆问题,对班子成员和党员干部产生了极大的带动作用。“外疾之害,轻于秋毫,人知避之;内疾之害,重于泰山,而莫之避。”作为“关键少数”,要以身作则、走在前面,主动敞开党内监督的大门,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自觉,多问问自己党性原则强不强、人民立场稳不稳、群众感情深不深,用心剖析、自揭伤疤、开怀亮丑,引导班子成员消除顾虑、放下包袱,营造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宽松氛围,确保问题查摆不走过场、不放空炮、不流于形式。

  一针见血相互批评,“攻心”揭短。在缺点面前往往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真心实意、开诚布公的批评不仅是为了同志少走弯路、少犯错误的爱护,也是倒逼干部认清差距、知耻后勇的“良药”。细数部分基层党组织在民主生活会上出现的相互批评不深不透,谈共性问题“避重就轻”,谈个人问题“明贬暗褒”,让“一片和气”掩盖了实实在在的问题,究其原因是党员领导干部始终囿于“小我”的人情世故,没有站在党的事业发展大局上看问题、辨是非。真正的批评,是讲政治、讲正气、讲原则的批评,是把对问题的直言不讳和对同志的关心呵护相结合的批评,需要的是勇气和党性。要本着对同志、对党高度负责的精神,站在关爱干部成长、力促事业发展的角度,讲党性不讲私情、讲原则不讲关系、讲真理不讲面子,直击“病灶”,直戳“痛点”,把制约事业、组织、个人发展的问题摆在“台面上”,力求一语惊醒“梦中人”、一声唤醒“迷途客”。同时,对于被批评者而言,要涵养闻过则喜的雅量、虚怀若谷的气度,听得进不同意见,容得下尖锐批评,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动真碰硬整改落实,“决心”补短。民主生活会开得是否有质量,不是看会场气氛多热烈、决心表得多坚定、要求提得多严苛,关键在于问题是否整改到位。不能会上热火朝天,会后偃旗息鼓,对查摆出来的问题“只拉弦不发箭”,搞成“半拉子工程”,使得民主生活会陷入“高开低走”的“怪圈”。检视整改贵在精准、难在坚持。要把整改落实的“靶心”向内,将班子问题与个人问题、工作问题与思想问题、新问题与老问题同步研究、分类研判,深层次“解剖麻雀”,找准问题的症结和根源,力求达到剖析一个问题,解决一类问题的效果。要及时将主题教育中的先进经验做法转化为成果、固化为制度,将“当下改”和“长久立”,“集中纠”与“常态治”相结合,对能立即解决的问题要事不过夜、马上就办;对一时无法彻底解决的问题,要形成个性化、针对性的任务清单,做到措施可行、责任明确、落实到人。要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韧劲,对问题逐个“过筛”、逐项“销号”,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劲、整改不到位不收兵、群众不认可不罢休,以高质量新气象的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金钰)

  


原文链接:http://www.gcdr.gov.cn/content.html?id=62894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