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组织法治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组织发展

中方县:“引育留”赋能乡村人才振兴

时间:2023-12-31 文章来源: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作者:佚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近年来,中方县紧盯乡村发展需求,树立“有用就是人才,人才就在身边”的观念,加强乡土人才队伍建设,激活乡土人才力量,聚焦“引育留”关键环节,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聚才的良方”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活水”。

  吹响“集结号”,引才扎根。党建引领,健全引才机制。紧扣中央、省委、市委、县委人才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建立青年人才工作站,选优配强专职工作人员,围绕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岗位需求和产业特色,将人才发展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注重在高层次人才中发展党员,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工作理念,建立健全全方位、立体化的人才服务机制,打造招才引智“蓄水池”。借力搭台,开展“校地合作”。与毗邻高校开展“校地合作”,特邀高校师生团队赴我县就农村人居环境现状与优化、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村民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乡村古色绿色发掘等五个纬度开展调研。立足实际,围绕特色文化挖掘,品牌资源推广,产业项目建设、人居环境打造等方面,让高校专家、教授为村庄规划发展建言献策,推进乡村振兴。延伸触角,拓宽引才渠道。积极与中方籍在外人才沟通联系,利用过节返乡之际,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恳谈会,通过提供资金补贴、贷款低率等优惠政策,吸引有志于农业农村发展的乡贤人才带着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新项目回家乡投资兴业;积极开展乡村就业创业座谈会,为高校毕业生讲解相关政策、推送岗位信息、提供创业指导,引导在外大学生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壮大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搭建“大舞台”,育才发挥。加强交流,打通情感互联。定期举办乡贤能人乡情恳谈会、座谈会,发挥“亲情、乡情、友情”的情感纽带作用,打通在外中方籍青年人才与本土青年人才咨询互通、情感互联、要素互助的联络渠道。因材施教,促进人才成长。根据乡土人才的特点,因地制宜,因人施教,深挖细选,积极发现乡村创新创业型能工巧匠、民间艺人、“土专家”“田秀才”。围绕农村重点产业和群众需求量身定制育才方案,通过“一带一”“一带多”“师傅带徒弟”等方式,采取“理论+实操”与“重点+一般”相补充的培训模式。对乡土人才进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着力培养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农村致富带头人和乡村治理能人。重点培养,激发人才活力。按照“一人一档”的要求,对贡献突出的乡土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对接高校、科研机构联合搭建人才培育平台,制定定向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订单式”的培养方式,一步一步育才练才。同时,建立乡村后备人才跟踪培养机制,树立实干实绩风向标,让能干事、干成事的后备人才得到重用。加强评选表彰,激励人才自觉在岗位上求真务实、创新创造、主动突破,打造一支接地气、有温度,热心服务于人民的乡村振兴“排头兵”。

  打造“生态池”,留才聚力。唤起乡情,发布“人才征集令”。先后出台了《中方县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暂行办法》《中方县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实施方案》,依托血缘、亲缘、地缘,发布乡土人才征集令,以家乡话、家乡事、家乡人唤起在外人才的乡愁乡情,把各类能人挖掘出来、吸引回来、激发起来,让老乡回家乡、建家乡。靶向发力,建立“人才数据库”。建立乡土人才信息数据库,对人才信息台账实行清单化动态管理、跟踪服务,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态度好。建立本土人才定期联系制度和在外人才亲属关心关怀制度,对乡土人才进行“点对点”动员,让各类人才自觉自愿涌入乡村,主动建设家乡。优化服务,做好“人才新篇章”。为留在本县发展的人才提供“店小二”式的优质服务,加大政策扶持和指导服务力度,健全服务人才体系,开展政策咨询、代理服务、问题反馈、政策建议等服务。在宜业、宜居、宜家上下功夫,积极协调解决人才配偶工作调动、父母就医、子女就学、住房保障等生活需求。


原文链接:https://www.hxw.gov.cn/content/2023/08/18/1431092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