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组织法治网!
今年来,株洲市渌口区大力推进城市基层治理示范片区建设,以“碧鸿佳园—和成国际”片区和建材市场片区作为试点先行,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多方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机制,推动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实现基层治理提质增效,片区发展提档升级,城市品质提标扩面。
做实“三张清单”,个性化片区治理路径。坚持高位推动,制定方案,明确任务,专项推进。制定“一方案”。抓实党建引领、居民自治、网格管理三大抓手,召集居住在小区内的区管党员干部召开碧鸿佳园小区和建材市场治理创新工作会议,联合区委社工部、驻小区工作队、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和业委会等多次召开碰头会议,共同商讨制定“联建共治”方案。画好“一张图”。根据工作方案,细化工作目标、具体举措、实施步骤等,以月、季度、半年、全年为单位分解目标,明确各相关部门、乡镇、社区职责,确保责任到人、层层落实。落实“书记挂帅、领导联包、专班推进”工作模式,区委书记两次召开专题推进会研究部署相关工作,组织部长、联镇区级领导每月召集各部门梳理工作进展压实各方责任。打造“一亮点”。积极挖掘亮点,打造片区品牌特色。“碧鸿佳园-和成国际”片区围绕小区治理难、居民需求多等行政手段难以化解的小区治理“老大难”问题,通过深入调研、创新治理机制、多元协同等措施,逐步破解难题,充分激活小区自治动能,打造小区居民自治“渌口样板”。建材市场片区聚焦规范商户经营管理、提供更优营商环境等,吸引人才、产业资源不断聚集,推动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用好“三类群体”,集成化片区治理力量。坚持以党建联建推动资源整合、力量聚合,不断激发各类群体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共驻共建。用好驻小区工作队,吸纳6家金融机构、3所中小学高等院校和职校、3家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家律师事务所等企事业单位,分类组建金融指导队、法律咨询团、招商引资组等各类队伍,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60余次,切实提升各类企事业单位参与治理积极性。组织100余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干部到片区报到,结对帮扶小区困难儿童、孤寡老人、妇女同胞等60人次。共商共议。健全完善居民协商议事制度,使片区治理成为居民群众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突出线上线下结合,依托小区党群服务站,建好居民“议事点”、邻里“议事厅”等议事阵地。组建民情恳谈会、楼栋议事会等议事平台,通过小区群、楼栋群等,共议片区治理“金点子”,让群众有事多商量、遇事好商量。成立好邻居调解队、离退休党员巡逻队等居民自治队伍,协调解决邻里矛盾50多件。共治共享。将网格员、在职党员、离退休老党员、新就业群体等吸纳进小区队伍,分类组建党员先锋队、巾帼志愿队、青年突击队、网格攻坚队、新就业群体巡逻队等服务小分队40余支,常态化开展反诈宣传、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近百场。组建行业工会联合会、“红色商户联盟”等,签订诚信公约,实施积分考评机制,评选一批“最美商户”,引导商户企业在片区治理上积极作为、创先争优。
突出“三个导向”,精细化片区治理提升。围绕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目标,强化统筹协调,加强督促指导,确保落实到位。坚持需求导向。成立专题调研组,逐片区走访调研,紧盯片区缺项改进,组织乡镇、社区召开研讨会、调度会11场次。组织乡镇社区干部走访“两代表一委员”、企业主等200多人次,召开座谈会10余场次,多渠道收集各类需求和意见建议40余条。采取小区党支部牵头征集、网格员日常收集等方式,公开收集小区居民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发放问卷3000余份,收集意见建议400余条。聚焦问题导向。将收集的意见建议逐项逐条梳理,分为“政策落实”“生产生活”“医疗卫生”“教育就业”等类别,并根据问题难易和紧急程度进行划分,对于群众能够自身解决的问题,积极鼓励、帮助群众解决;对于普遍性的民生实事、共性问题,纳入片区治理清单,合力推动解决。现已推动驻区单位与片区专班沟通联络,协调解决片区治理共性难题39件。着眼效果导向。在“碧鸿佳园-和成国际”片区,发挥小区支部、业委会、“三长”等关键人物在自筹资金等方面的关键作用,动员自筹资金15-20万元,约为小区公共部分改造资金总额的20%-30%;累计帮助群众实现“微心愿”117个,解决急难愁盼问题35件,特别是对于小区业主反映较为强烈的二次供电改造问题与供电公司进行多轮协商,供电改造费用从报价360万元降至170万元。在建材市场片区,由党支部、小区业委会、商户自管会、税务局驻小区工作队等组成志愿服务队,制定“12345”工作流程,整顿提升门店广告招牌47块、新增或更换安全监控3个、污水改造8处、改造提升地下停车场2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