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组织法治网!
专稿:近年来,宁国市坚持把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重要任务来抓,不断在“选”、“育”、“管”上下功夫,着力锻造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高素质专业化村干部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坚持拓宽视野“选”,推动村干部选任由“人难选”变“优中选”。注重广开门路,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着眼为村级班子储备人才,按照“把农村优秀人才引回家乡创业、把返乡创业优秀人才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带头人培养成村干部”的思路,回引培养一批农村优秀人才。聚焦农村致富带头人、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通过个人自荐、党员群众推荐、组织考察等方式,选出政治素质高、工作责任心强、业务能力突出的作为村级后备力量。大力推行村级后备干部公开选拔工作,从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群团组织中择优选拔一批学历高、年纪轻、群众公认的后备干部,按照每村至少有2名40周岁以下、高中以上学历的标准,建立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人才库,通过在村工作锻炼,不断提升工作能力,积累群众基础;注重在急难险重任务和日常工作一线中发现和培养村级后备力量,通过防汛抗旱、人居环境整治等活动,前移后备力量发展关口,截至目前,共储备优秀后备干部500余人。积极探索通过“回引”“回请”“选派”等方式,打破村党组织书记人选身份、地域、职业等界限,着力从致富能手、退二线乡镇干部中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不断拓宽选任渠道。同时,从严从实抓好村“两委”成员公开遴选、资格联审、组织考察、讨论决定、任前公示等机制,严守“凡进必审”原则,将思想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行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懂发展善治理、有干劲会干事,公道正派、廉洁自律的乡村人才选入村“两委”班子,保持队伍纯洁性。
坚持精准施策“育”,推动村干部能力由“有短板”变“本领强”。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聚焦补齐村干部能力短板,积极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在全市组织开展优秀村干部培训课程及教学素材征集工作,进一步提高村干部教育培训针对性、实效性。并按照分层分类、因需施策的原则,组织开展“菜单式”培训,市级将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纳入干部教育主体班次,乡镇(街道)则依托基层党校对村“两委”普通干部进行培训。充分依托安吉、临安等“山那边”与“山这边”(宁国)地域相连、人文相近的感情纽带,组织村干部赴安吉、临安等地开展“跟班、插班、坐班”学习,进一步开拓村干部视野。着眼优化村干部知识结构,提高学历层次,组织引导在职村干部报名参加大专学历教育。认真落实乡镇(街道)党(工)委委员担任村(社区)党建指导员制度,在安排乡镇党委委员担任村级党建指导员的基础上,引导经验丰富的乡镇非领导职务干部和离任村干部担任村级发展帮带员,以“一对一”“一对多”的形式进行帮扶指导。同时,通过云端资源“随时学”,充分利用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远教直播大讲堂、共产党员网、“宁国市委组织部”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组织村干部观看山核桃、香榧、茶叶种植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片,切实提升村干部致富带富能力。
坚持约束激励“管”,推动村干部履职由“推着干”变“抢着干”。完善管理体系,健全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加强对村干部规范履职的监督和约束,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强化纪检监察协作区、乡镇纪检监察室与村务监督委员会沟通协作、有效衔接,形成监督合力。严格落实村级议事决策“四议两公开”制度,确保决策规范、公开到位、群众满意。严格村干部坐班值班、请销假、入户走访等制度,推动村干部主要时间和精力在村工作,确保群众有事随时找得到人,出现突发情况能第一时间响应和处置。完善考核办法,鼓励各乡镇(街道)结合地方实际,灵活制定村“两委”班子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和村干部管理考核办法,坚持日常表现与年终考核相结合,以工作实绩为内容,以村民群众满意度为基础,从“德、能、勤、绩、廉”等5个方面对村干部进行精准“画像”,同时,将村“两委”班子整体考核评价与村干部“优秀”比例相“挂钩”,强化村“两委”班子集体概念,促进村“两委”班子团结。强化结果运用,常态化开展选拔“五方面人员”进乡镇领导班子工作,在每年从优秀村“两委”正职中定向招录公务员的同时,定期拿出一定数量的乡镇(街道)事业人员编制,面向优秀村“两委”干部开展定向选拔,近年来已有11名村“两委”干部选拔进入事业编岗位。提升福利待遇,全面提升村干部基础待遇,持续完善村干部养老医疗制度,市、乡财政全额补贴村干部参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所需费用及参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外的缴费部分,切实构建系统完善的保障体系,消除村干部干事创业的“后顾之忧”;不断完善党内关怀帮扶机制,在结合“七一”、春节等重大节假日,常态化开展走访慰问的基础上,设立村干部困难救助基金,将在职村干部纳入困难干部人才关爱帮扶资金救助范围,及时探视救助身患重病或遭遇重大变故而急需帮助的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