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组织法治网!
博湖县着眼强化社区为民、便民、安民功能,以家门口的社区食堂建设为抓手,织密共建共享的“一刻钟助餐服务网”,不断拉伸社区服务的力度、广度、温度,打造城市基层治理精细化的“博湖样本”。
政府搭台+市场运作,撬动社会资源齐参与。坚持顶层设计,党委牵头统筹资源力量,综合考虑人口分布、服务需求,采取无偿或低价等方式,整合社区阵地闲置空间和资源力量,降低社区食堂建设、运营成本,搭建以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为主阵地、社区党群阵地增设老年饭桌为补充、商业餐饮场所挂牌助餐窗口为延伸的社区食堂服务网络。政府搭台给予政策支持,探索“个人出一点、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集体添一点、社会捐一点”的多元筹资机制,每年投入18.36万元用于3个助餐示范点建设,按照每人每月150元的标准对102名经济困难老人给予助餐补贴,并对其余4家商业餐饮助餐窗口,按照每年每家3000元给予运营补贴,建立多方合作的联动机制,推进社区食堂规范健康发展。
公益普惠+小微盈利,保障困难人群兜底线。注重运营管理,采用“政府牵头、市场化运作、引入第三方运营”的模式,落实一人一策、一餐一补,实行对外开放、普惠共赢,在保护企业经营的积极性的同时,充分发挥其民生保障功能。坚持菜价经济实惠、菜品放心便捷的原则,社区食堂平均菜价低于周边饭店水平,每日推出不少于4种、不高于15元的爱心餐,在此基础上60周岁以上的老人就餐,还可以享受政府每人每天2元、3元、5元不等的就餐补贴。同时,综合考虑老年人方便就餐和兼顾年轻人工作时间,优先设置了长者优先就餐时段,并提供送餐服务,且菜品多样小份、可以随意组合,半成品可随时外带、缩短下班回家做饭时间,真正解决了居民群众用餐的“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县域城镇7家社区食堂日均客流量达600余人次。
一地多用+社企共赢,多元便民服务暖民心。强化为民服务,实行“四进”服务模式(即党的工作、文化活动、志愿服务、课外辅导进食堂),拿“时间”换“空间”,让社区食堂不仅驻在社区、依托社区,更深度融入社区、服务社区。社区党组织通过“走访问”深入找、“敞开门”主动听,收集整理群众急需解决问题和美好生活需求,盘活公共服务阵地资源,搭建志愿服务平台,打造“西海红·邻里之家”党建品牌,把社区食堂建成为群众服务的“综合体”。芦花社区组织发动辖区34名健康有专长的银发人才,建立“能人”库,成立银发志愿服务队,开展政策宣讲、文化宣传、纠纷调解等志愿服务120余场次。阳光社区将移风易俗、精神文明等元素融入社区食堂建设,搭建“西海议事会”平台,建成集文明新风宣传和集体协商议事的便民阵地。银湖社区依托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综合服务设施,因地制宜规划康养理疗、文化娱乐、科普宣传、心理辅导等10余种功能区域,拓展服务功能,提升服务品质,真正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