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组织法治网!
周楼村资源贫乏,曾是肥西县柿树岗乡的一个贫困村。然而,短短3年间,周楼村一跃成为肥西县的明星村,去年村集体收入超过500万元。
实现蝶变的密码何在?村党支部书记王学祥认为,这与开展村企联建密不可分,得益于“万企兴万村”行动的助力。
周楼村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与安徽朗坤物联网有限公司开展村企联建数字农旅蔬果大棚项目,采用“标准化种植、数字化管理、品牌化运营”模式,引入智慧农业,拉长产业链,实现蔬果种植、采摘观光、产品深加工一条龙,带动农业产业全面升级。
“企业办好了,乡亲们的分红也多了。”王学祥质朴地说,今年上半年,周楼村集体经济收入已经达到380多万元,2024年力争突破1000万元。
作为全省首个千亿县,近年来,肥西县坚持党建引领,深入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把开展村企联建作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开展经营性合作、公益性帮扶,推动精准结对、项目共育、互利共赢,实现乡村发展、农民增收、企业获利“三赢”,为乡村全面振兴赋能添彩。
“以企业发展促村集体发展,以村支部党建促企业党建提升。”肥西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军介绍,该县积极构建双向驱动机制,鼓励村企组建联合党组织,目前已相互选派村企联建工作联络员310多名,建立定期联络机制,结合主题党日,联合开展组织生活,及时了解掌握村企互相“需要什么”“能提供什么”,形成互带互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官亭镇童大井村与安徽王仁和米线食品有限公司搭建互助平台,发展长寿菜订单农业种植,带动周边5个村集体增收400余万元,王仁和米线食品公司党支部获评2024年肥西县先进党组织。
乡村振兴需要产业,产业兴旺离不开企业。肥西县通过深挖绿色稻米、设施蔬菜等特色产业资源,以产业项目合作为重点,组织商会、企业赴乡村一线考察对接,采取现场参观、实地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拓宽产业嫁接、归乡反哺、地域共生、跨地发展路径,累计组织双向对接30余场,推动项目对接。
柿树岗乡中洋村利用地理优势、盘活土地资源,和蜀王集团共建优柿供应链项目,发展冷链仓储、物流配送服务。项目投产以来,已带动周边22个村集体共60家合作社发展订单农业,直接创造就业岗位近120个。
“县级摆擂台,乡村大比武。”肥西县创新开展产业项目擂台大比武活动,用好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精准“滴灌”优质产业项目,今年以来投资文旅民宿、生产加工、种植养殖等优秀产业项目16个,涉及衔接资金1.85亿元。
突出农民主体,推进联农带农。在推进村企联建中,肥西县积极打造利益联结链条,构建“公司+村集体+农户”联农带村机制,推动企业、农民形成经济共同体,既让企业在合作中受惠,又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提升乡村“造血”能力。
安徽佳烨农业有限公司与官亭镇高庄村等10个村居合作,打造碧根果种植园,“以一带二连三”,延伸产业链条,拓展仓储加工、研学休闲、康养和景区服务等功能,长期用工200余人,带动周边村集体经济增收500余万元。
丰乐镇蒋岗村与安徽中盛水务集团、合肥国际内陆港公司等3家企业和1家协会签订联建协议,筹办全省首个村级工会举办的安徽省环保行业篮球友谊赛,蒋岗村“BA”入选“肥西县2023年你心中的热词”,持续深化同蒋岗中盛共享农场合作,通过撬动企业资源,带动就业群众人均增收2万余元,村集体经济增收50余万元。
借助村企联建平台,龙头企业的市场意识、技术模式和现代生产要素源源注入乡村,也逐步搭建起“互培、互聘、互动”人才共育机制,拓宽人才培养输送渠道。各联建村党组织建立人才库,分类排查农村优秀毕业生、农技人员等,为企业选人用人提供稳定、可靠的后备资源,并以科技特派员工作为抓手,推动“政府+科研院所+企业+村集体”抱团发展、协同共进。
位于柿树岗乡廖渡村的安徽达维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依托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安徽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安徽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建成合肥首个特种水产繁养科技小院,培养了13名水产苗种繁育专业技术人员,带动村集体和周边群众发展渔业,村集体每年可增收约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