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组织法治网!
近年来,长沙市望城区认真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要求,坚持党建引领、深化产业共兴、推动组团帮扶,以“联”为纽带,探索组织联建、利益联结、资源联享“三联”发展模式,共绘乡村振兴美好图景。
组织联建:重引领,堡垒坚强有力
随着天气渐暖,“夜宵顶流”小龙虾陆续上市,走俏市场。早上不到9点,乔口镇荷花虾超市热闹非凡,养殖户们正忙碌着分拣、打包,一筐筐鲜活的龙虾被整齐地码放在发货区,准备发往长沙及周边各地。
依托水资源丰富自然条件,近年来,乔口镇大力推广“荷花+小龙虾”生态套养模式,全镇拥有超55家50亩以上荷花虾种养基地,种养规模达1.22万亩。
为“精深”产业链条,擦亮“特色”品牌,望城区第一个现代农业功能型党支部——乔口镇荷花虾产业党支部应运而生。
▲乔口镇荷花虾产业党支部。
产业发展到哪,党组织就建到哪,服务就延伸到哪。近年来,望城区以全产业链思维高质量发展蔬菜、小龙虾、鲌鱼等特色农业,将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建立农业产业链党支部2个,依托产业党支部深度整合调动产业链资源信息、项目资金、技术力量,推动延链补链强链,切实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乡村产业发展的强势动能。
“别看小龙虾张牙舞爪、十分剽悍,但把小龙虾健康养大却不是件简单的事。”盘龙岭村养虾户刘江说道。去年夏天,随着天气逐渐炎热,用电需求增大,刘江发现虾田供电不足,不利于龙虾生长发育。在“乔江夜话”屋场会上,刘江和村里的养殖户一起,提出了当前龙虾养殖中存在的电力问题。
在了解情况后,乔口镇、盘龙岭村通过走访核实、现场勘察,联合区供电公司实施“村网共建”电力升级改造,为全村架设电线80余根,达4000多米,解决全村重点养殖户、种植户及土地合作社用电需求。
▲乔口镇联合区供电公司进行电力升级改造,为龙虾养殖“保驾护航”。
“乔江夜话”是乔口镇基层党建“书记工程”特色品牌, 也是望城区以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实践的一个生动缩影。
近年来,望城区全面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推进基层党建“书记工程”扩面、提质、增效,创新开展村(社区)及下设党支部共同领办基层党建“书记工程”,抱团发展、共同答题,联合破解一批基层难题、办好一批民生实事、创响一批党建品牌。
党建引领有力度,基层治理有温度。此外,该区实行“支部建在网格上”,创新推出“雷锋哨”工作机制,构建党支部全覆盖的网格管理体制,全面推行片组邻“三长制”工作,织密为民服务网。据统计,全区共设片长1062人、组长4018人、邻长15659人,其中党员人数7472名,示范引领群众打造300余个美丽宜居村庄、3万余个美丽庭院。
利益联结:兴产业,发展活力无限
阳春三月,春花烂漫,茶亭的万亩油菜花海成为长沙近郊游的热门地,一批又一批游客慕名前来游玩。为做大做强美丽经济,茶亭镇以花为媒、以节圈粉,相继举办了花海欢乐跑、花海文化艺术节、花田音乐节等活动,不断促进农文旅融合,为乡村振兴“增色添香”。
▲茶亭花海。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石。近年来,茶亭镇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按照“跨村联建,聚合资源”的思路,有序提升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推动庭院经济从局部试点发展到百花齐放,实现了特色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改善、农民增收致富、壮大集体经济、和美乡村建设等“多头并进”,交出了一份精彩的答卷。据统计,全镇优质稻(米)、蓝莓、杨梅、黄桃等农旅全产业链总产值达9.35亿元。
为了挖掘和激发乡村旅游消费市场潜力,望城区探索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发展,立足区域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壮大优势特色产业,让游客愿意来、留得住、带得走。
桥驿镇依托黑麋峰国家森林公园,持续擦亮“绿色”招牌,引进滑翔伞、山地车、玻璃漂流、丛林穿越、星空茶园、山居半亩等旅游项目和餐饮民宿集聚,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
近年来,望城区积极探索以“优先股”入股国有企业培育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全区93个涉农村(社区)全部成立村振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成立区众富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对接区内投资效益好的国有企业进行入股,稳定增加经营性收入3.5万元以上/村/年。
“要让产业活起来、村民富起来,除了自身努力学习提升外,还得引进专业的乡村运营人才,这样效率更高、效益更好。”望城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计划面向全国引进6名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懂资本、懂市场的农业职业经理人(乡村CEO),欢迎广大英才来望城大展身手。
据了解,望城区在全省率先启动农业职业经理人(乡村CEO)引聘工作,通过引进现代化乡村运营人才,统筹管理各村属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独资或控股企业、合作社),提高运行实效,盘活闲置资源,培育五彩院子、荷里乔江等“一庭一景点、一院一特色”的庭院经济集群,发展高质量庭院经济项目26个,带动7500余人增产增收,全面推动望城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致富。
资源联享:聚合力,乡村欣欣向荣
“搭帮驻村工作队,让我们的红薯粉不愁销路了!”乌山街道金树村70多岁的罗小刚老人赞道。
红薯大丰收本该是喜事,但“如何将加工好的红薯粉销售出去”却让罗小刚老人头疼不已。原来,罗小刚的老伴前段时间突发疾病导致行动不便,无法到市场上去售卖红薯粉。
“不要着急,我帮着你想办法。”2023年11月30日,金树村驻村工作队干部阳超走村入户时,了解到罗小刚老人家中情况后,当即自购了一袋品尝,同时化身“带货能手”,在朋友圈开始“叫卖”:“亲们,想吃纯正又放心的红薯粉吗?我村一低保户自己用传统方式手工做了一百多斤红薯粉,20一斤,5斤一袋,一袋100元,如有购买意向,愿为群众献爱心的,可以微信我,望城范围内包送!”
就这样,金树村红薯粉“走俏”微信朋友圈,大家你一袋、我一袋,没过多久,不仅解决了罗小刚老人家的困境,更带动了全村2300余斤红薯粉的销售。
望城区全面推行乡村振兴驻村帮扶片区工作制,全区64支驻村帮扶工作队分区域划分为4个片区,建立临时党支部,指定片区组长为支部书记,将“驻点帮扶”辐射为“驻片帮扶”,全力链接各类资源,推动片区共同发展,第二轮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队轮换至今累计争取各类项目资金7500余万元,有效带动人才、政策、资金、技术等资源要素向基层聚集。
作为茶亭镇苏蓼村后盾单位,望城经开区在助力苏蓼村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动美丽宜居村庄建设的基础上,三年累计出资1300余万元大力支持茶亭镇基础设施完善、人居环境治理、茶亭花海片区提质建设等工作。
千龙湖鲌鱼、望城酱鹅、乌山贡米、小钵子甜酒……1月14日,望城区、开福区“城乡对接·村社互进”行动暨2024“望礼挑一·供销集市”年货节启动仪式现场,“望”字牌土特产“组团亮相”,吸引大批市民驻足选购,好不热闹。
▲望城区、开福区“城乡对接·村社互进”行动暨2024“望礼挑一·供销集市”年货节启动仪式现场。
近年来,望城区积极开展“城乡对接·村社互进”行动,充分挖掘乡村“六好”资源,积极探索城乡群众交流、城乡资源交互方式,更好促进城乡经济互流,目前已有13个行政村分别与城市社区共谋共建共享,举办对接会20余场,销售农副产品320余万元,形成城里人下乡、农产品进城的良好局面。2023年望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775元,连续9年位居全省第一。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除外,望城区强化人才支撑,持续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工程,坚持院士领衔、科技兴农,面向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单位引进“辣椒院士”邹学校、“水产院士”刘少军等院士专家100余名。同时依托国家农业科技园、专家工作站、小龙虾研究院等平台,引进孙铝辉、陈红兵等8名专家教授和68名“双团”博士,推动小龙虾、蔬菜、水稻等龙头企业与湖南农大、华中农大等高校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成功打造全国首个机械化双季稻无人农场等应用场景,迈出了农业现代化的精彩一步。
如今,在望城广阔乡村大地,处处可见干群同心、党群同力奋力“闯创干”的身影,一幅幅乡村振兴的新画卷在希望的田野上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