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组织法治网!
初做发言人,我最强烈的感受是被淹没进了问题的海洋,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尽快找到方向,如何在发布会有限的一个多小时里,传递出公众期待的重要信息,解决人们心中最多、最大的问号。
在此前的两会期间,我们先从媒体关注的问题中进行“海选”。前期筹备工作中根据座谈会整理出来的 “问题大本”,是我和团队的基本参考。
我的背后有一个专业团队,我们将媒体提出的问题拼出一幅“矩阵图”,纵向是各家媒体,横向是他们提出的问题,两者结合处用黑色块标注,按图索骥,基本可以整理出一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排行榜”。
虽然记者对每个话题都有可能从不同角度提出完全不同的问题,但我只需要做好相关话题的准备,然后依靠技巧回应关于这个话题的各种提问。
发布会是 “听”的艺术
新闻发布会的受众是多元化的公众,有公务员,也会有家庭主妇,有退休干部和工人,有出租车司机,还会有学者、企业家、学生等。我希望自己所传递的声音能让在场的记者听得进去,更希望坐在电视机前或收听广播的老百姓能听懂和接受。
这说来容易,做到实在很难。
第一个门槛是“听得懂”。
这个看似简单,其实颇不易。针对社会热点和重点问题,我可以从相关部门获得大量相应的资料,但这些通常都是公文,我需要把书面公文体转换成通俗易懂的发布会答问要点。
首先是讲话要短。在发布会上回答一个问题,控制在三分钟以内较恰当。其间,大约一分钟转换一个论点效果更好,时间再长或内容再多,就抓不住人的注意力了。据此,团队构建答问要点时,一个要点不能超过300字,且分成三段式,在此范围内打磨表述方式。
根据我在发布会上实际应用的情况,如准备得“对口”,我可以在要点基础上现场发挥,一般讲600字左右,控制在四分钟以内。如果准备的要点与问题不是特别“对口”,就需要讲更多的话来铺垫,只能部分地使用准备好的要点。
这就对答问要点的打磨提出了极高要求。语言的魔力就在于,只要用心琢磨,哪怕一个字或词的变化,其感染力的呈现都会不同。
第二个门槛是“喜欢听”。
如果说让人“听得懂”是“技术”,那么,让人“喜欢听”就是“艺术”了。我的体会是,人们最喜欢听真诚的话。真诚是一种触摸不到却能通达人心的感觉。
媒体记者有疑问,说明公众有关切,这往往关乎“切身利益”。发言人需要 “人同此心”,才能与大家“心同此理”,让大家接受并认可自己的回答。
让人“喜欢听”,还可以增加一些幽默元素。发言人难免对记者会环境中的“不可知”因素有恐惧感,而改变气氛最好的办法是增加幽默元素。
第三个门槛是让人“记得住”。
这就必须简洁且有重点。要有几个关键词,让人印象深刻。我和团队在讨论每个答问时,首先商量这个问题“是什么”,再商量“说什么”,传递的核心要点是什么。
以我对反腐败问题的回应为例,公众关心的范围相当宽泛,准备时需面面俱到,但在新闻发布会的有限时间里不可能事无巨细地回答,需要抓住重点。
训练、再训练
新闻发布会总有可预见和不可预见的成分,好的新闻发布会之所以能引人入胜,恰在于其可预见性和不可预见性的交错。预先做尽可能全面的准备,有利于增加可预见部分,认真学习和积累则可以为应对不可预见的部分奠定基础。
对我而言,将重点问题的答问要点建构好,只完成了发布会准备工作的一半。若想增加可预见性,应对好不可预见性,最大限度地提升临场应变能力,我需要:一是牢记答问要点,二是训练据此应对各类问题的能力。
这是发布会准备的下半场,于我而言也是最艰苦的阶段。
训练的第一步是牢记要点,其中的核心内容要烂熟于心。目的是面对这类提问时,能较顺畅、清楚和口语化地表达出来。熟悉答问要点的过程很痛苦、很熬人,需反复强化记忆。我把一天分为上午、下午和晚上三个时段,每个时段首先都要强化前一次训练的答问提纲,再记新的答问提纲。
训练的第二步是演练。在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需在很多无法预见的条件下掌控进程,充分利用记者提问的每个机会,传递出大会的信息。要在高强度压力下快速思考,组织好每句话,考虑到说出去的话的影响和效果,这种能力需通过演练来培养和练习。
第三阶段是模拟演练。为熟悉和适应现场的紧张感,团队会模拟一个新闻发布会的场景,有人扮演主持人,有人当记者提问,还有人负责计时和记错,严格按正式程序和方式进行。
最后一件需要记住的重要事情就是:微笑。现场直播的形式和不可预见性所带来的压力是实实在在的,我常常会忘记微笑。助手们在演练时就常提醒我:要微笑,不要板着脸。说到底,微笑是一种态度,这不仅是新闻发言人对公众的态度,我想,也应是中国对世界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