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组织法治网!
家住大理市太邑乡己早村的李奶奶患高血压、糖尿病已经二十多年,平时一直靠服用降压、降糖药来控制。“前些年,在市一院住院办理了慢性病证,但是每次开药都要跑到市一院或乡镇医院才能买药报销,年纪大、不识字、语言不通还晕车,每次开药只能让儿孙一趟一趟往外跑。一趟下来一天时间没有了,加上车费和吃顿饭,又是一百多块钱,整半天,车费还比药费贵。”李奶奶感慨,“现在在家门口就可以购药报销,真是太方便了。”
服务群众
门诊医疗保障关乎人民健康。大理市医保局坚持党建引领,以便民惠民为导向,以减轻群众医疗费用负担为目的,以“医保先锋直通车”服务机制为抓手,聚焦全面提升慢特病门诊医疗费用保障服务,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打通慢病服务“最后一公里”,用医保“温度”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政策宣传“直通”顺民意。坚持发挥“两个作用”,依托“书记院坝(楼宇)协商会”“访企问需促发展”活动,着力推动资源和力量下沉,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强化统筹部署,对基层卫生院、卫生室全覆盖开展慢性病政策业务培训,进一步提升慢性病门诊用药规范化管理水平,让政策“扎好根”。强化资源整合,常态化开展医保“五进”活动,通过开展医保政策宣传,发放宣传资料,粘贴海报,让群众“看得见”。强化舆论氛围,制作大理特色小视频,拍摄《谁更懂你》党建宣传片,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最新医保动态、医保政策,让群众“听得懂”。
经办服务“直通”暖民心。持续激发党建活力,围绕“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定期评选“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窗口”“服务之星”,推动党员干部转作风提效能。优化业务流程,做到门诊慢性病“四统一”,经办服务“四个一”,将备案业务下沉至具备认定资质的定点医疗机构办理。拓宽服务半径,积极推动医保业务向银行和医疗机构“延伸办”,在辖区内6家银行设置18个服务网点,把医保业务“搬进”银行营业厅;联合6家辖区内公立医疗机构,将新生儿“落地”参保前移至医疗机构办理。强化办事效率,设置医保先锋办公室,开通直通车热线,每日安排值班领导,及时解决群众办事梗塞、经办服务效能低等问题。
解疑答惑
药品供应“直通”惠民生。用好“我为群众办实事”“三访两帮一评比”等载体,充分发挥党员责任在一线、服务在一线的作用,让慢性病患者在家门口就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按照“年初预拨、年终清算”的模式,实行药品采购资金预付制度,医共体牵头单位根据各行政村居民参保人数,以每个村卫生室3-5万元的标准,将医保资金拨付给乡镇卫生院或负责村卫生室管理的上级医疗机构,用于村卫生室购药周转,确保村卫生室不会因为资金周转而缺药,从而影响慢性病患者的用药需求。目前,全市村卫生室配备药品种类均在80种以上,其中,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三种慢性病常用药品已经配备到位。
三医联动“直通”纾民困。积极推广村一级可享受慢性病门诊用药的典型做法,稳步推进城乡居民“两病”门诊用药保障政策,按时拨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医保支付费用,规范开通村级卫生室慢性病患者用药医保报销权限,助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有效缓解优质医疗资源供需矛盾,推广分级诊疗制度落实落地,让广大慢性病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即可享受慢病门诊用药,做到大病不出市,小病不出村。截至目前,“两病”门诊登记备案12440人次,门诊用药统筹支付共计76.77万元,拨付家庭签约医生服务医保应支付费用1588.81万元。
宣讲政策
监督管理“直通”解民忧。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带头对各定点医疗机构不定期开展专项检查、突击检查,同时建立“日常监管+专项检查+第三方参与”的检查模式,形成医保监管强力震慑。将门诊慢性病认定登记备案及医药费用报销纳入日常监督管理范畴,充分运用医保智能审核系统对慢性病患者就医购药数据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截至目前,复核定点医疗机构门诊慢性病认定备案材料1876份均符合登记备案条件。
大理市医保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