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组织法治网!
我们要实现14亿人共同富裕,必须脚踏实地、久久为功,不是所有人都同时富裕,也不是所有地区同时达到一个富裕水准,不同人群不仅实现富裕的程度有高有低,时间上也会有先有后,不同地区富裕程度还会存在一定差异,不可能齐头并进。这是一个在动态中向前发展的过程,要持续推动,不断取得成效。
——10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脚踏实地,最早见于宋代学者邵伯温的笔记集《邵氏闻见录》卷十八:“公尝问康节曰:‘某何如人?’曰:‘君实,脚踏实地人也。’”
君实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的字,康节是北宋理学家邵雍的谥号。宋英宗时,司马光受命主编《资治通鉴》,前后19年中,无时无刻不在努力钻研,专心写作。他的工作态度十分严谨,对许多章节反复修改,改过的书稿堆满了整整两间屋子。全书编成时共294卷,三百多万字,包括上起战国,下至五代,共1360多年的历史。司马光勤奋刻苦、踏实认真的治学态度,也得到了人们的肯定。一次,他问邵雍:“您觉得我是怎样的人?”邵雍回答:“你是做事认真、脚踏实地的人。”这便是成语脚踏实地的来源。
与“久久为功”类似的表述,最早出现在明代思想家吕坤《呻吟语》中:“处事如打擂,撼大摧坚。要徐徐下手,久久见功,攘臂极力,一犯手自家先败。”意思是做事如同打擂,不可急功近利,要从长谋划,步步为营,久久为功。“久久”一词至少在东汉时期就已出现,表示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如东汉文学家崔瑷在座右铭中写道:“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美德倘若能够长久坚持,便会如花香一般芬芳。
脚踏实地、久久为功,语义朴实,表达了中华民族惯以长力取胜的坚韧精神。从愚公移山到精卫填海,从“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都是在说攻坚克难、坚持为贵的重要性。中华民族历经了悠久历史、厚重岁月,这使我们的文化特别强调脚踏实地、久久为功的作用,懂得如何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获得不平凡的结果,如何在日复一日的坚持里成就伟大的事业。“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蹴而就的投机是不可取的,一步到位的捷径是不牢靠的,生命的意义,就在于认准目标后,一步一步踏踏实实的前进中。
从唯物辩证法来看,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没有锲而不舍的量变,就绝不可能有水滴石穿的质变,久久为功所强调的正是量的积累,而量的积累需要的正是脚踏实地的精神。
脚踏实地、久久为功的品质,最深刻地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人身上。
新中国成立之初,地处晋蒙交界的山西省右玉县,是一片风沙成患、山川贫瘠的不毛之地。第一任县委书记张荣怀提出了一个质朴而响亮的口号:右玉要想富,就得风沙住;要想风沙住,就得多栽树。在右玉老县城城门外,他栽下了用来抵抗风沙的第一棵树,拉开了一场跨越70多年的绿色接力,此后一任接一任的右玉县委书记带领干部群众持续不断植树造林,将“不毛之地”变成“塞上绿洲”,铸就了“右玉精神”丰碑。
我们常用“接力赛”来比喻历史的前进,体现的正是中国人身上特有的志向与定力——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一代代中华儿女攻坚克难、埋头苦干,将百米跑的冲劲和万米跑的韧劲结合起来,接续不断跑好属于自己的那一棒,脚踏实地实现一个个目标,才使得今天我们能够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如此之近。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发展阶段新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让所有地区、所有人同时同步富裕,既不可能,也不现实,必须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循序渐进,经历一个从局部到整体、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充分估计实现共同富裕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既要拥有勇往直前的信心和决心,又要保持接续奋斗的耐心与恒心;既要锚定宏伟目标不放松不懈怠,又要以务实举措解决好当前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脚踏实地、久久为功,不断取得成效,积小胜为大胜。(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