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组织法治网!
近日印发的《关于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的意见》强调,要持之以恒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越是担子重,越要爱护挑担人。基层减负要想减到点上、落在实处,必须从根上铲除滋生形式主义的“温床”。要真减负、减真负,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抓紧抓实抓好,树牢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让干部真正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把更多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为民造福上。
近些年,从中央到地方都在毫不松懈纠治“四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刹住了一些歪风邪气。但仍有一些地方和单位将减负流于形式,存在换新“马甲”、衍生新“变异”的现象。比如,有的“新瓶装旧酒”“穿新鞋走老路”;有的热衷于“指尖政务”,重“痕”不重“绩”,搞“数字表演”;有的检查考核名目繁多、频率过高、多头重复……这些形式主义的问题,不仅会大大加重基层工作负担,严重消耗基层干部的时间和精力,还会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影响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归根结底是党性不纯、宗旨意识不牢固、政绩观错位的问题。破解基层减负难题,关键在上级。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政绩观,把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不定假大空的目标、不开无效率的会、不发无用处的文,多做为民造福的实事好事,坚决对“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说“不”。要格外关心、格外爱护基层干部,既要“治身”又要“疗心”,既要减量又要提质,不能搞责任甩锅,把签订责任状当作推卸责任的“挡箭牌”,真正做到在思想上关怀、工作上关爱、生活上关心,让减负工作接地气,为担当实干者撑腰鼓劲。
减负不减责,松绑不松懈。基层减负并不是一“减”了之,更不是放松要求、降低标准。好的作风,是干事创业的保障、善作善成的法宝。党员干部要辩证看待基层减负,清楚明白减负是减去“无用功”,不能把减负当作不担当、不作为的借口,坚决防止“歇歇脚”“喘口气”的思想观念。要坚持真抓实干,以“四下基层”为抓手,把破难题、促发展、解民忧作为基层工作重点,多做些雪中送炭的关键小事,少做些锦上添花、花上垒花的表面文章,切实让减负有成效、松绑有收获。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形式主义,非一日之弊。为基层减负、给基层松绑,不能是一阵风、走过场,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杜绝反弹回潮。制度建设是长远之策、根本之策。要注重源头治理,健全完善基层减负常态化机制,动真碰硬、真抓实干开展整改整治,既放权又压责,既严管又厚爱,既治标又治本,防止以形式主义整治形式主义。要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科学合理设置指标,综合运用考核结果,避免“一刀切”“一锅煮”,真正把干部从繁复考核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精力用到抓落实上。
(徐玮 作者单位: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