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组织法治网!
近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明确提出,要着力纠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持续推动典型问题整改,打破数据壁垒。“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是形式主义问题在数字化背景下的“翻新变异”,也是加重基层负担的主要表现之一。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事关党的形象、人心向背,事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推进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向上向好具有重要意义。要靶向施策、精准发力,采取整合平台、优化考核、常态监管的方式,真正把“指尖负担”减下去。
整合平台,扫清“牛皮癣”。“指尖办公”初衷是为了优化流程、提高效率,推动工作信息化、便利化、智能化,然而一些地方在执行政策时有偏差,强制要求干部安装使用,打卡录入、反复回复,“指尖便利”演变成了“指尖负担”。破除“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一方面,整合各类应用程序,注销“空壳类”“僵尸类”工作群,助力干部“轻装上阵”。另一方面,防止“一刀切”,切忌“一关了之”“一停了之”,适当保留有必要的工作联系群,通过规范管理,实现办事流程数字赋能、简便快捷。
优化考核,树立好导向。目前,有的干部在工作群里表态积极、回复迅速,但实则工作落实推进力度慢,将说了当做了,做了当做成了,但“收到”并不代表任务完成,长此以往,虚无缥缈的“指尖作风”会让考核标准背离初心。为此,考核不能一味地要求“打卡签到”,重流量“面子”、轻效能“里子”,而是要时刻以落实工作、服务群众为出发点。要精准设置考核标准,看实绩不看表象、看成效不看口号,避免“痕迹管理”“材料检查”,引导干部到实践中“打卡”、在业绩里流汗。
常态监管,谨防“云反弹”。“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之弊非一日之寒,要保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的韧劲斗争到底,切实为基层卸下负担。要从思想上破题、从机制上着力,加强常态监管,对隐形的、新型的“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严肃整治,对无视基层反映、加重基层负担、问题整治不力的情况进行铁腕整治,通过整治“指尖作风”树立工作“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