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组织法治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组织人才

王思龙:应急救援尖刀上的“刀尖”

时间:2024-02-06 文章来源: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 作者:佚名

  

  应急救援尖刀上的“刀尖”

  ——记云南省普洱市森林消防支队思茅中队中队长王思龙

  在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日前,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普洱支队指战员敲锣打鼓,将刻有“二等功臣之家”的牌匾、二等功喜报等送到王思龙家,让这个小家瞬间充满幸福年的味道。

  王思龙,入伍12年以来,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畏艰险、敢打必胜,赴汤蹈火、恪尽职守,所带中队连续8年被总队评为“基层建设先进中队”、8次被“基层先进党组织”,荣获中央和国家机关“四强”党支部称号。个人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被总队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

  

  王思龙带领队员们训练归来郭元丰 摄

  只要看到百姓有危险就拼命

  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普洱支队思茅中队(快反分队)组建于1993年,作为转制改革后第一批组织的快反分队,始终担负着最艰巨的急难险重救援任务,曾9次荣立集体三等功。

  2021年,王思龙接过反快分队第二任分队长的“接力棒”,在荣誉的熏陶下,他立志要把快反变成救援的一把“尖刀”,在最危急、最危险的一线,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

  近年来,王龙思参加灭火作战、失联人员搜救等综合救援行动50余次,保护10余个村庄数千名群众,始终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使命和担当。“哪里最然险,哪里就有快反的队伍,就有王队长冲在第一线。与其说他是个指挥员,不如说他是个战士。”消防员余文科说。

  

  王思龙(右一)组织队员向火场开进郭元丰 摄

  2022年8月下旬,重庆受高温干旱影响多地爆发森林火灾。王思龙带领队员头顶星空逆行出征,昼夜奔袭20多小时,抵达重庆长寿区火场便投入五龙村“保卫战”。“从下午战斗到第二天凌晨3点,加之火场温度达到60度以上,早已精疲力尽的队员们看着王队长扛着水枪头打火头、清余火。大家瞬间满血复活,继续冲上去战斗。”三班长陶正伟回忆时说道。

  “看到有危险就拼命。”四班长丁越介绍说。2022年10月,广西桂林多地发生森林火灾。王思龙带领快反分队直插桂林全州县火场。在古林冲村阻击战中,面对三条压向80余户300多人的村庄的“火龙”,王思龙果断采取泵车结合、泵库(水库)结合的方式,带领党员突击队钻进草塘沟、悬崖上追着火头跑、追着火头打,连续战斗8个小时,有效保护古林冲村的安全。

  2023年4月13日,王思龙带领队员在玉溪江区围埂村保卫战中,突然遭遇罕见火场爆燃,突然刮起8级以上大风,200多米的火焰向指战员袭来。生死忧关的紧急时刻,王思龙吹响紧急哨音,高呼大家“撤、撤、快撤!”为175多指战员及时避险创造了先机,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最美吹哨人”。

  

  王思龙带领队员巡护重点林区郭元丰 摄

  只要想着百姓冷暖就得苦练

  “快反就是森林消防的‘特勤’,就是要在关键时刻让人民安心。”王思龙说。近年来,为了加速推进快反分队建设的步伐,先后投入近千万打造中队,从营区建设到各类综合救援训练场功能齐全,从森林灭火到综合救援装备近3000种。

  灾害什么时候来?如何发挥特种装备优势更快更多的救人?王思龙说:“想着百姓安危就得死练!”“不管是炎炎夏日,还是寒冷冬天,王思龙总是第一个站上训练场上。”中队指导员彭贞杰说。

  3000多种装备想想都上头,但王思龙却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让全员熟悉掌握装备操作技能的同时,针对各班长的特长科学分工、各有侧重。比如说一班负责综合装备、二班负责水域装备、三班负责地震装备、四班负责绳索装备。

  不仅如此,他还通过制定个人成长计划,班对抗、分队比拼,设置龙虎榜,打造“六边形战士”,不仅人人会森林灭火和综合救援的技能,而且个个实现“优+”。“有时分组训练,王队长把各科目都要练一遍,训练间隙还加练。他时刻都在训练,无形中给了我们很大压力!”消防员许组会说。

  

  王思龙和队员们接近火线 郭元丰 摄

  王思龙不仅是训练场上的“拼命三郎”,也是“金牌教练”。每当配发新装备时,他总是第一个钻研学习,待组织在家训练之时,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所学教给队员。

  去年8月,王思龙为了备战2023年总队“火焰蓝”特种救援技能比武,每天至少完成20公里,每周平均跑步140公里,最多的时候一周达到了180公里,体重仅62公斤的他,杠铃蹲举最大达到160公斤,一次次挑战着生理和心理的极限,一次次刷新了体能和技能的纪录。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23年总队“火焰蓝”特种救援比武竞赛上,由他组训的队伍获得了全省第三名,多个科目取得打破纪录,中队荣立集体三等功,3名队员荣立三等功。

  

  王思龙扛着水枪头扑救厂区火灾 朱云聪 摄

  只要心中想着职责就不停息

  “处处为消防员着想,时时为护百姓安全准备。”二班长蒋宗爽这样评价王思龙。王思龙在大家看来,每天出操第一个起床的,一定是王思龙;接警出动第一个登车的,还是王思龙;危险时刻第一个冲上去的,仍然是王思龙。在他的带动下,全体指战员的干劲更足了。

  对工作,王思龙问心无愧;对家庭,王思龙既愧疚又幸福。他把队伍当成了家,队员也把心交给了他。愧疚的是,与妻子商定的婚期一拖再拖,就算在同一城市的妻子连见面也成了“奢侈”,反而常替他探望远在会泽农村患病的父母,默默支持他的同时偶尔也发牢骚:“你心里只有工作,就是没有自己!”

  

  王思龙给儿童科普安全常识 郭元丰 摄

  2021年11月,4名人员在哀牢山失联。王龙思带领突击队在极端恶劣天气和极其复杂地形条件下,冒着失温的生命危险,连续奋战九天八夜完成任务。在转运过程中,全体指战员始终坚持“宁可自身滑倒也不让战友受到损伤”的理念,主动克服心理惊恐和道路泥泞所带来的困难,用膝盖和肩膀当“铺路石”,保证转运工作的顺利完成。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口碑,不带头对不起这份职责。”王思龙在日记里这样写道,“最幸福的事是,每一次队员遇到困惑,都愿意来找自己;每一次战斗后,战友们平安归来;每一次危急关头,群众化险为夷。”

  (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普洱支队 供稿)


原文链接:https://ylxf.1237125.cn/Html/News/2024/2/1/43936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