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组织法治网!
日前,2023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正式揭晓,辽宁创下近年来最好成绩。全省新晋6位院士,有5位出自“兴辽英才计划”杰出人才,彰显着这一品牌工程强大的人才吸附力和孵化能力。
辽宁是新中国工业的重要摇篮和工业化的重要发源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来到辽宁考察、两次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辽宁代表团审议,为辽宁振兴发展把脉定向、擘画蓝图。2022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提出要求,“在新时代东北振兴上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奋力开创辽宁振兴发展新局面。”
实现辽宁全面振兴,基础在人才、动力在人才、希望在人才。辽宁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把人才工作作为全面振兴新突破的重点任务,创新实施“兴辽英才计划”,全方位支持人才、帮助人才,千方百计造就人才、成就人才。
从“不过山海关”到“孔雀向北飞”,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才选择辽宁、扎根辽宁、奉献辽宁,为打好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辽宁振兴的“辽沈战役”,积蓄起磅礴力量。
与发展同频,人才项目持续升级
作为“共和国工业长子”,辽宁曾创造过历史辉煌,一度是人才集聚的高地。然而,随着支柱产业竞争力减弱,发展环境受到影响,人才逐渐外流。以大连海事大学为例,仅2016—2017年就流失人才61人,其中不乏高层次人才。
人才为什么离开?“不单是待遇问题,人才看重发展平台和成长环境,没有用武之地就走了。”辽宁省委组织部深入调研发现,创新平台不足、支持力度不够、人才生态不佳,成为“孔雀东南飞”的主要原因。
为应对人才竞争挑战,辽宁启动重大人才工程“兴辽英才计划”,培养、支持、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等,鼓励人才完成重大科技任务、引领相关产业和领域科技创新发展等,打造具有区域竞争力和吸引力的人才发展环境。
“如果没有入选‘兴辽英才计划’,我就得转方向了。”辽宁师范大学副教授刘洋感慨,“想把人才留下来,要让人才拥有事业上的成就感。”归国后,曾在国外从事雷达研究的刘洋,遭遇了科研条件不足的困境。在“兴辽英才计划”的支持下,他组建起实验室,带领团队继续专攻雷达研究,目前在雷达目标识别、装备缺陷检测等方面取得诸多成果。
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为“兴辽英才计划”吹来改革劲风。按照人才计划优化整合要求,辽宁重构升级“兴辽英才计划”,将原有省级13个人才项目精简合并为1个,将原有市级62个人才项目精简合并为14个,减少了77.4%,实现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
升级后,“兴辽英才计划”更聚焦高精尖缺,精准支持战略科技人才、产业高端人才、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和“带土移植”团队,每年培养1000名左右拔尖创新人才。“围绕支撑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突出精准支持、选用结合,加快高端智力有效汇聚,培育辽宁创新发展生力军,打造面向东北亚的国际化人才高地。” 辽宁省委组织部分管负责同志说。
人才项目设置与产业发展密切对接,紧扣辽宁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和22个重点产业集群建设,“兴辽英才计划”推动人才规模、质量、结构与辽宁振兴需要更匹配。据辽宁省委组织部人才处处长王玉辉介绍,人才项目的调整始终聚焦产业需求,今年还计划再次升级,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单设人才专项,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投入真金白银,创新奖励方式,省级人才专项资金从1.5亿元升至5亿元,再增加到7亿元,累计投入14.6亿元,给予人才最高500万元科研经费和100万元个人奖励,为人才干事创业培育热土。拿到项目经费后,沈鼓集团研究院副院长、“兴辽英才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肖忠会终于能大展拳脚,“原本经费不足,打算边试边改,现在有了足够的经费支撑更丰富的实验,开发出的新结构目前已广泛运用到产品中。”
一升一降的数字曲线来之不易、令人欣喜——
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加速向辽宁集聚。自“兴辽英才计划”实施以来,共产生2318名高层次人才和190个创新团队,其中9人当选两院院士,百余人成长为国家级人才,近千名专家承担国家重大项目、担纲关键核心技术攻关。2023年辽宁省引进高层次人才4387人,比2022年增加1909人。
人才外流形势正在逐步改善。2023年高层次人才流失数量同比下降6.6%,流失数量逐年减少。大连海事大学人才发展办公室主任徐秋阳对此深有体会,“‘兴辽英才计划’实施以来,我们有46人次、3个创新团队入围,教师们拥有了更广阔的上升空间,学校的人才吸附力不断增强,专任教师规模增长接近50%,有效遏制了人才流失问题。”
放权松绑,用人主体和人才活力涌现
科研人员被事务性工作缠身,用人单位的人才评价自主权不够,院所高校众多但人才梯队建设仍然存在差距,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不足,一直是辽宁亟待解决的难题。
刀刃向内,革新赋能,辽宁主动在“兴辽英才计划”评价方式、认定流程、项目执行等方面放权松绑,让人才队伍迸发出蓬勃生机。
2022年,东北大学教授张亚男成功入选“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她表示自己是举荐制改革的受益者,“我的研究方向比较小众,以前没竞争上。现在只要在校内角逐中厮杀出来,就能通过举荐拿到名额。”
引导用人主体走到“台前”,用好人才评价“指挥棒”。2022年,辽宁调整“兴辽英才计划”评选方式,改为专业评议和自主举荐2种渠道,第一批拿出1/3的名额,赋予230多个单位自主举荐权。
“为防止用人单位搞‘田忌赛马’,我们将举荐材料匿名放入专业评审中检验,同时结合项目成果综合研判,如果水平不佳,就取消单位的举荐名额。”辽宁省委组织部人才处副处长王英介绍。
举荐制改革,让用人单位放开手脚。“学校对于人才梯队建设是有构想的,新增举荐渠道后,可以把我们认为最合适的人推荐到‘兴辽英才计划’中去,让他们有更好的发展。”渤海大学组织部副部长李楠说。
精细化评审方式,挖掘培养基础性人才。辽宁大院大所集中,各类院校众多,每批“兴辽英才计划”的评选都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为此,辽宁设置分专业分层次评审,让来自不同梯队不同专业的人才,都有“雀屏中选”的机会。
作为“兴辽英才计划”的评审专家,东北大学教授徐大可感触很深,他认为,只有打造金字塔型的人才结构,才不会让青年人才被埋没,使人才队伍建设更扎实、专业发展更长远。
除人才评价外,在引进高层次人才中,辽宁也支持用人主体打破惯例,对重点人才“一事一议”“一人一策”,灵活“兴辽英才”的认定方式,用最大诚意招揽人才。
为进行产业升级,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需要引进智能制造专业人才。沈阳市委组织部支持沈变公司先启动人才认定再入职,将曾经外流的智能制造专家陈冬雪成功回引。“刚回到家乡,就享受上‘兴辽英才计划’的支持政策,让我能没有后顾之忧地投入研发。”陈冬雪心里暖暖的。回引当年,他成功改造生产线,帮助公司创造直接效益几千万元。
积极为人才松绑,让人才“轻装上阵”。辽宁在“兴辽英才计划”人才项目中实行科研经费包干制,改革后,项目不再编制预算,项目负责人可自主决定经费使用。“经费使用拥有更大自由度,能花在刀刃上,少了繁琐的事务性工作,能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科研中。”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员田文明干劲满满。
放权松绑,激活一池春水。辽宁省委组织部人才处副处长吴作军发现,以前开专家座谈会,专家关心的是能不能提供政策支持、奖励补贴,现在的热门话题变成加强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多开沙龙促进交流学习,“人才的积极性高涨,创新氛围愈发浓厚。”
激励创新,让人才生力军活跃在振兴一线
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而这一切都需要人才的支撑。近年来,辽宁突出“兴辽英才计划”的牵引,不断壮大人才队伍,激励人才突破“卡脖子”问题、助力产业转型发展。
面向冶金新材料、石油化工等优势产业,辽宁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驻辽院所、“双一流”高校、科技领军企业中,全力支持“兴辽英才计划”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全方位培养人才、打造队伍。
顺着蜿蜒的山路,进入大连化物所,到处都弥漫着科研气息。在这里,有一支平均年龄仅40岁左右的科研团队,已经是承担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和中国科学院先导项目的中流砥柱之一。“入选‘兴辽英才计划’高水平创新团队后,人才集聚效益日益显现。”据团队负责人朱向学介绍,14名成员中有10名成长为大连市级及以上高层次人才,2名“90后”成员也挑起大梁,成为国家级项目负责人,“这几年,我们研发的系列技术每年在省内实现石油炼制总规模20多万吨,创造产值超过10亿元。”
时不我待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只争朝夕突破“卡脖子”问题。近年来,辽宁组织“兴辽英才”设立1650余项科研项目,累计攻克“卡脖子”技术542项,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孕育了许多“海上明珠”,是中国海军舰艇的摇篮。如何提高导弹驱逐舰的尾轴架焊接精度和施工效率,是技能大师李国勇一直努力攻克的难题。在施工一线反复摸索、调整坡口角度,他终于带领团队在保证精度的基础上,将工期缩短至30天内,帮助每条船节省成本30多万元,“‘兴辽英才计划’对高技能人才在创新工艺、优化工序等方面有明确要求,激励着我保持创新意识、精益求精。”
走好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之路,辽宁在“兴辽英才计划”的人才项目中,重点考核产业成果和经济效益等指标,激励人才创新,反哺产业发展。
“把压力转化为动力!”入选“兴辽英才计划”后,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郭蓉组建起流程优化团队,研究炼油行业的转型发展,促进节能减排、提质增效。这几年,郭蓉团队陆续为多家石化企业定制改造方案,最高帮助企业每年增加16亿元产值。
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兴辽英才计划”还鼓励兼职创新,允许科研人员离岗创业,引导科研人员带着创新成果走向市场。
沈阳工业大学教授王德喜兼职创办的辽宁博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已拥有上亿元产值。他成功研制出射流曝气器、无氯消毒粉等先进环保装备和药剂,还取得节能环保装备专利70多项,“‘兴辽英才计划’给钱给资源给服务,让我们能放心大胆地创业发展。”
呵护备至,人才环境升温回暖
2022年8月25日,在锦州市委人才工作会议上,出现了暖心一幕:市委领导们走下主席台,到“锦绣英才”获奖者身边颁奖,与他们亲切握手、交谈,氛围格外融洽。“希望不辜负组织信任,带领团队突破更多技术空白。”接过奖状,锦州中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兴辽英才计划”产业高端人才吴琼备受鼓舞。
2022年,辽宁出台深入实施“兴辽英才计划”若干政策措施,带动市、县(市、区)及高校院所等用人单位全面升级人才政策,促进全省形成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发展集聚人才、人才服务振兴的良好局面。
为解决人才普遍关心的“关键小事”,去年辽宁围绕个税奖补、住房安居、医疗服务等,推出一系列服务保障措施,发放“兴辽英才”电子凭证,让人才通过手机端“亮证”即可享受优惠政策。
去年国庆假期,锦州医科大学教授陈震华尝了回鲜。根据优惠政策,凭“兴辽英才”电子凭证,可带4名亲朋好友走省内景区的绿色通道,陈震华带家人出行,享受了畅行待遇,“售票口粘贴了告示,一扫码就能进去,还收到了工作人员热情的问候。”
“要让人才在辽宁生活得有面子。”大连理工大学人才办公室副主任龙龙感受到,随着“兴辽英才计划”深入推进,人才幸福感、获得感、归属感明显提升,“不少专家和我们表示,来到辽宁发展很安心很舒心。”
如今,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暖流在辽宁涌动,让越来越多人“悦过”山海关。
从北京往返沈阳的“兴沈英才”专列,为辽宁柔性引进人才提供了便利。2023年5月,110名博士乘坐专列来到沈阳,沈阳市委及市委组织部主要领导亲自接站,让来沈博士充分感受到诚意,坚定了留下来的信心。
去年由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蒋天宝等省委省政府领导带队,赴全国15个省份、34个“双一流”高校宣讲,所到学校座无虚席,招聘企业满载而归: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公司用1个半月完成了全年84%的招聘量,航空工业沈飞公司用2个月招到90位名校博士……
“以前被挖走的科研人员,最近主动回归,愿意按规定从普通员工干起,她觉得辽宁现在干事创业的环境很好,想回来做点想做的研究。”航空工业沈飞公司总冶金师、“兴辽英才计划”产业高端人才刘艳梅欣喜地看到,“大雁南飞又归巢。”
在实施“兴辽英才计划”的同时,辽宁相继举办东北亚(沈阳)人才交流大会、中国海外学子(大连)创业周、“手拉手”以才引才专项行动、“百万学子留辽来辽”专项行动等一系列带有辽宁“基因”的特色引智活动,释放出求贤若渴、广纳天下英才的强烈信号。
新时代的“辽沈战役”是一场硬仗,人才是不可或缺的第一资源。如今,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已经复苏,期待各路英才再来“闯关东”,为东北全面振兴大展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