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组织法治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组织时评

园区开发区改革,重庆怎么破局?

时间:2024-02-05 文章来源:七一网 作者:佚名

  园区开发区改革是重庆改革攻坚的重要突破口、发力点,直接关系到“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的成色,备受关注。

  此前召开的市委六届四次全会对园区开发区改革进行了定调:按照“精简机构、压减平台、优化布局、招大引强”的思路,落实好压减机构数量、健全管理体系、推进市场化运营、优化产业布局、实行“亩均论英雄”、提升招商质效等一系列措施,实现园区开发区精干高效、产业招大引强,亩均效益大幅提升,建成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引领区。

  园区开发区改革是牵一发动全身的重大改革。那么,会精简哪些机构,压减哪些平台?又该怎样优化布局、招大引强?

  园区开发区如何精简机构?

  现实中,不少园区开发区存在管理机构过于庞大、层级繁多,管理部门与服务部门职责不清、分工不明,管理模式跟不上发展形势变化等问题。因此,精简机构是全国各地全面深化园区开发区改革的重要环节。重庆的园区开发区改革同样也不例外。

  体制机制顺,则人心齐、事业兴。对重庆来说,理顺管理体制机制是当前深化园区开发区改革攻坚的首要任务。

  去年以来,重庆频频谋划推进园区开发区整合提升,提速重构管理体系,明确将加快完善园区开发区管理制度,大幅压减机构、精简人员和优化职能设置;实行“一套机构、合署办公”,剥离园区开发区社会事务管理职能;出台实施园区开发区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推进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匹配,建立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全面提升管理效能。

  前不久,重庆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公司股权结构变动的公告》披露,“为理顺开发区体制机制,高效统筹高新区产业发展”,该公司控股股东重庆高新区管委会对重庆市沙坪坝区国有资产管理中心持有的该公司45%股权进行收购。变更前重庆高新区管委会持有55%的股份,这意味着重庆高新区管委会成为重庆西永微电园100%控股股东,释放出理顺管理体制机制强烈信号。

  再如,大渡口区为建桥工业园重新组建了园区运营公司,针对部门、平台公司、属地镇街履职过程中边界模糊等问题,厘清平台公司的发展职能,将园区范围内的平安综治、社会服务、市场监管、环境保护等行政和社会性事务交由区行业主管部门及所属镇街按职能负责,持续提升市场化、专业化运营能力。

  精简机构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接下来,重庆如何持续完善园区开发区权责清单制度,厘清职责边界,逐步理顺园区开发区“内外之间”“条块之间”职责关系,将成为各方关注的重点。

  园区开发区如何压减平台?

  园区开发区在重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自明,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成长烦恼”。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小、散、弱”问题。

  前些年,包括重庆在内的全国各地,大量园区、开发区如雨后春笋,各式工业园、农业园、物流园、科技园接连出现,但相当一部分园区缺乏竞争实力、没有特色,同质化现象严重、亩均效益低、土地集约水平不高。在国家级高新区、经开区全国考核排名中,仅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长寿经开区在50位以内。

  因此,压减园区开发区平台,推动资源要素向优势区域聚集,势在必行。

  压减平台意味着要在“量”字上做文章,一方面,要做优存量,在数量上减少园区开发区,同时把优势园区开发区的长板做长,实现争先进位;另一方面,要严控增量,不得擅自新设立园区开发区,确保“瘦身”健体。

  压减园区开发区平台,不能为减而减,而是要以提高效能为落脚点。重庆明确,要按照“一区多园、一套班子”改革方向,提速推进园区开发区优化整合和管理机构精减设置,全面整合各类“小、散、弱”园区开发区。

  通过压减,坚决把该整合的整合到位、该减的“包袱”减到位,目的是为了增强园区开发区的活力和抗风险能力,确保改革方向不偏离,促进园区开发区做强做大做优,提升综合实力。

  园区开发区如何优化布局?

  随着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一些园区开发区布局不合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低、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缓慢等问题日益凸显,导致土地长期得不到开发、项目资金没能落实,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园区开发区发展潜力的释放。

  对重庆而言,要从空间和产业两个维度,持续优化园区开发区。在空间布局上,要高水平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科学布局各类要素,做到功能最优、成本最优,更好实现从局部最优到整体最优,如优化升级“一区多园”模式,探索建立“飞地园区”新合作模式等。

  在产业布局上,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紧扣服务国家战略腹地、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等,通过优化生产力布局,迭代升级“产业发展地图”,更加精准定位园区开发区产业主攻方向,积极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实现优势互补、错位竞争,避免重复建设、恶性竞争。

  重庆社会科学院博士、助理研究员万凌霄表示,优化产业布局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既要着眼长远,又要立足当下,要统筹市、区县布局,围绕园区产业功能定位,按照产业集聚、空间集中、发展集约的要求,引导对布局、环保和生产要素具有较高要求的园区外企业和新建项目向各类园区开发区集聚,促进产业专业化、高端化,形成产业集中集约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同时,要加强产业和招商项目布局统筹,优化产业招商政策,坚持“亩均论英雄”,提升招商项目质量和产出强度;积极推行差异化资源配置政策和财税支持政策,推动土地复合利用、空间分层使用、地上地下综合开发,探索实行产业链供地,提升工业用地效率与效益。

  园区开发区如何招大引强?

  园区开发区是经济发展主战场、科技创新主力军、对外开放主阵地,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个别园区开发区在招商引资时“捡到篮子里都是菜”,不时上演“血拼”式招商、跟风式招商和摊派式招商等,甚至出现利益输送、“赔本赚吆喝”等违纪违法乱象,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

  重庆要破解园区开发区“小、散、弱”问题,除了推动内部已有企业做大做强之外,还要通过外部招大引强注入“源头活水”,多管齐下激活园区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一池春水”。具体而言,就是要突出特色优势和重点领域,找准细分赛道,招引符合地方发展方向的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带动相关配套企业落户,进而形成集聚效应和品牌效应。

  比如,璧山区将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注重以产业集群招商为抓手,统筹推进“4+1”主导产业集聚集群发展,2023年共签约项目118个,签约合同额达672.7亿元,其中20亿元以上的项目11个,无论是签约项目个数,还是签约合同额,均创历史新高,招商引资质效持续提升。

  与此同时,要加快转变招商引资模式,推进链主企业招商和产业基金招商,促进主城都市区招大引强和山区库区招优引特。此外,还要健全政府、企业“双兑现”履约机制,加强招商工作统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对标世行标准和国际惯例,实现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最多跑一次”,确保招引项目能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关键。今年是重庆改革攻坚突破的奋斗之年,各区县要紧盯时间节点,拿出敢啃硬骨头、涉深水区的攻坚决心,坚决打赢园区开发区改革攻坚战,努力取得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使园区开发区布局更优、运转更畅、效能更高。


原文链接:https://www.12371.gov.cn/Item/644324.aspx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