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组织法治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组织人才

弥勒:党建引领红了“柿”场富了民

时间:2024-01-21 文章来源: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 作者:佚名

  

  近年来,弥勒市立足西红柿主产区的产业优势,通过“两强”“两拓”“两促”跑出了“支部联建、产业联盟”抱团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加速度”,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奠定扎实基础。

  为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弥勒市通过完善“党支部+村经济合作社+专业合作社(企业)+农户”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党支部在联农带农中关键性作用,将原本分散的西红柿种植集约成一个规模化产业,在农作物抗涝抗旱中,组织党员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立足竹园、朋普等镇光照时间长、成熟周期短等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加强选育西红柿良种,由市级选树121名“土专家”“田秀才”进行科学技术指导和田间管理,镇党委与大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及时提供市场信息、栽培技术、收购销售等服务,构建起较为完善的蔬菜产业链条和社会化服务体系。

  2023年,全市规模化西红柿种植面积达1.2万亩,产量37200吨,总产值9765万元,畅销广东、广西、四川、重庆、贵州等地,备受客商青睐。

  弥勒市加快推动闲置资源“增值”、乡村特色“变现”,依托党支部带头,整合村庄资源、挖掘农旅优势,通过开发闲置村集体土地,打造采摘基地、共享菜园,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深度融合,示范带动周边种植大户实现传统农业转型升级,让农户吃上“旅游饭”。同时,用活用好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在弥勒市赵林村投资建设标准化、规模化蔬菜大棚,吸引投资商发展西红柿种植,在此基础上积极吸纳周边低收入人群优先到基地务工,实现“双绑”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赵林周边群众200余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人均工资性收入增加8000余元。

  与传统的“各自为阵”分散式种植相比,弥勒市西红柿种植形成规模化产业后,种植收入有了显著提升,每亩的大棚可为种植户带来9820元的毛收入,村集体经济依托土地流转、西红柿包装、运输等附加产业链,实现发展壮大。2022年,弥勒市赵林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由原来的每年7.5万提高到21.5万,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186%。

  龙潭村民杨丽琼是蔬菜种植领域的“土专家”,在村党总支帮助下依靠小额信贷金融政策,申请获批无息贷款5万元,2023年,种植西红柿等蔬菜10余亩,实现纯收入近10万元,在支部的协助下,她随后带领了周边60余户农户种植西红柿,实现共同增收致富。

  弥勒市委组织部供稿


原文链接:http://ylxf.1237125.cn/Html/News/2024/1/16/43778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