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组织法治网!
接听职工热线、与界别群众座谈、完善细化提案……眼下,来自市总工会界的市政协委员、北京公交集团工会主席王秀英正忙着为即将召开的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做功课”。去年提交的提案已经落地见效,让她体会到了提案的分量,也激励她不断提高建言“含金量”。
推动提案发挥应有作用,过去一年,市政协引导各界委员紧扣中心工作,精准建言资政,将协商贯穿提案办理全过程,深化提案交办机制、提升提案服务质量,推动提案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据介绍,去年立案的1248件提案均已办复,建议采纳率超9成,一个个“金点子”变成了一把把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的“金钥匙”。
委员为群众代言提案满载民意
王秀英在北京公交集团从业数十年,见证了公交体系不断发展和驾驶员队伍不断壮大。
“全市4万多名公交司机默默无闻穿梭在城市大街小巷,方便市民出行。我想为他们发声,让社会各界共同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王秀英作为市政协委员履职第一年,首份提案就聚焦公交司机心理健康。这源于公交集团开展的一项覆盖全体在职驾驶员的心理健康专项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感受到有压力。
提案提交不到一年时间,就见到了实效。24小时心理热线开通、心理健康体验中心上线、职工心理岗亭也在1路车队建起来……王秀英表示,在市交通委支持下,职工心理岗亭今后还将在动物园公交枢纽、四惠交通枢纽、六里桥中心公交场站等地推广,公交职工在站点休息时,可以自测心理状态、舒缓压力、调整身心状态。
继续为公交职工代言,王秀英今年将围绕女职工健康保障提交提案,建议将子宫内膜癌筛查纳入女职工体检范围。
像王秀英一样,委员们从群众中来,为群众发声,提案建言满载民心民意。据介绍,过去一年,市政协引导各界委员积极运用提案履职,紧扣中心工作,精准建言资政,共征集1290件提案,内容涉及首都发展和群众关心的各个方面。
提案坐上“直通车”助力灾后重建
去年夏天,百年不遇的极端强降雨来袭。在房山工作生活的市政协委员孙爱华目睹了灾害的无情,也感受到了政协大家庭的温暖。
“爱华,你那里情况怎么样?”“灾区需要什么,尽管提!我们来想办法。”“我准备了一批物资想给受灾村民送过去。”委员们的问候与援手,让孙爱华心里暖暖的。响应市政协号召,她不仅奔忙在防汛救灾一线,也化身联络员,对接群众所需和委员所能,帮助将一批批物资、一笔笔善款送到受灾地区。
灾后恢复重建,需要物力支持,更要有心往一处想的共识。结合前期调研,孙爱华提交了“完善拒马河流域防洪管理体系建设”的提案。
不到两周时间,市水务局的工作人员就和孙爱华取得了联系,透露强化洪水调蓄、加强机构管理、加强系统整治等举措已经在落实之中。
高效办理,离不开不断完善的提案交办机制。“23·7”极端强降雨灾害发生后,提案交办“直通车”机制再次开启。市政协首次形成《提案建议摘编》,综合市政协委员和门头沟、房山两区政协提案建议,直送市委、市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有关建议体现落实到了灾后恢复重建相关规划和具体工作举措中。
打通提案办理“快速通道”是市政协完善机制保障委员精准运用提案履职的缩影。过去一年,市政协依托履职平台发布全市重点工作信息、全面提升提案系统智慧化水平,开展百件年度优秀提案评选,激励各界委员和政协各参加单位参与提案工作积极性。
新举措取得新成效。去年,集体提案、平时提案同比增长明显,占比均超过10%,提案结构进一步优化,有效带动了提案质量实现新提升。
协商贯穿提案办理全过程
没有明星、没有特效,一档政协委员和提案办理单位“一把手”现场协商的节目,节目收视率点击率屡创新高,收获了网友点赞“这样的商量给力!”
“市民对话一把手·提案办理面对面”播出6年时间,邀请56名委员对话28家单位“一把手”,已经成为市政协提案办理的特色栏目。
去年,节目聚焦接诉即办“每月一题”民主监督重点任务,围绕公交线路站点优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管理等群众反映的高频难点民生问题,举办5期节目,收听收看逾550万人次,互联网各端口点击量近千万人次。
节目里呈现的是委员和办理单位负责人直面问题现场协商,背后是双方在提案办前、办中、办后的持续沟通。市政协在“提得准、办得实、见成效”上持续发力,将协商贯穿提案工作全过程。从选题之初就加强协商,征求党政部门选题意见、了解年度党政工作重点安排,确保选题聚焦中心大局;办理过程中,坚持“开门办件”,采取“坐下来谈”“请进门看”等方式,邀请委员全程参与提案办理;完成后,还要继续协商、跟踪问效,形成提案办理闭环。
一份份体现民心民意的高质量提案,一步步变为决策参考和施政措施,彰显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市政协提案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市政协将继续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提案质量、办理质效和服务水平,推动提案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首都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