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组织法治网!
呼伦贝尔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坐落在中俄蒙三国交界的“东亚之窗”,担负着满洲里市灭火救援的艰巨任务。近年来,大队以党建为引领,坚持“两严两准”建队标准,积极投身保卫驻地经济建设和边疆稳定,用生命和汗水捍卫着各族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践行守望相助理念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硕果累累
大队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长远性的工作来抓,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认真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举办民族团结“党史课”,邀请“三千孤儿入内蒙”亲历者授课传颂六十多年前的红色历史故事,把党的民族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纳入日常学习,让每名消防救援人员怀着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忠诚信仰,在边境口岸书写了一幕幕民族团结的生动实践。
大队深入重点单位、社区、学校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宣传、培训和演练等工作,对119指挥中心接警员开展语言类接处警培训,确保各族群众拨打火警电话能第一时间得到受理,同时规范文明用语和礼仪,提升各族群众的满意度和安全感。
大队紧紧围绕安全、法治、尚武、健康、和谐5个主题,全面开展“正规化建设”创建活动,推动队伍转型升级,解决回应群众和指战员诉求,构建了“守望相助、团结奋斗”的外部关系和“和谐友爱、团结纯洁”的内部关系,在队伍内部打造出了新时代具有内蒙古特色的消防救援职业文化,为消防救援人员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队伍正规化建设水平明显提高。
践行新时代雷锋精神 精神文明遍地开花
呼伦贝尔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将其作为“一把手”工程,着重打好“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基层办实事”两张牌,研究制定了以“北疆蓝焰”志愿服务队为主体,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为依托的消防救援工作总基调,利用自身特长和优势,畅通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的沟通渠道,充分发挥消防救援队伍职能作用。
大队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和“北疆蓝焰”志愿服务站,打造“百姓点单—站点接单—服务站协调—蓝焰打卡—百姓评价”的精细化服务模式,形成内部消防安全帮扶,外部与地方红十字会,蓝天救援队等志愿服务队伍合作联动的工作机制,不断将精神文明建设推向更高水平。
大队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志愿服务活动,并全力投入满洲里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结合职业特点,每周深入重点单位、社区、学校开展消防宣传、培训和演练,重点开展区域清扫及火灾隐患风险清除,让消防知识根植于心。坚持帮扶孤寡老人,积极走访慰问辖区困难群众,资助困难学生,志愿服务达2000余人次,服务时长近5000小时,惠及近1万名人民群众。
践行消防救援铮铮誓言 应急救援能力快速提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大队按照“职能转型、队伍升级”的思路,全面开展全员岗位大练兵工作。坚持落实“每天必训、每周必测、每月必考”的训练制度,做到共同科目全员练,岗位科目重点练,实现练兵人员“全覆盖”,消防救援人员体技能训练成绩稳步提高。大队组织理论讲堂,定期开展高层、地下、水域、石化、大跨度空间等灾害事故处置技战术集中学习,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及班组合成训练,队伍应急救援能力显著提升。
突出实战化练兵,打造特勤尖刀队,大队结合季节特点组织开展灭火救援等实战演练。利用数字化战例研讨室,构建三维灾害事故场景,通过设定应急处置任务、提高指战员的指挥能力和技战术水平,同时将信息化与实战化相结合,认真抓好“高、低、大、化”实战演练。目前,大队开展“六熟悉”78家、重点单位演练共39家、制作完善44家重点单位预案。完成对辖区内道路、水源情况进行排查摸底2次,水源普查情况已上报相关部门,所有消防水源已维修完毕。
呼伦贝尔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以新的姿态、新的风貌,迎接新的挑战,全力打造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应急救援队伍,在助力消防救援队伍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永葆奋进姿态。
[责任编辑:孙慧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