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组织法治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组织时评

发展游戏产业,有戏!

时间:2024-01-13 文章来源:七一网 作者:佚名

  作为数字化新兴产业,游戏正以强大势能,撬动巨大发展动能。

  前不久,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发布的《2023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国内游戏市场年实际销售收入首次突破3000亿元关口,较20年前增长超229倍。

  与此同时,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网络游戏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下文简称《意见稿》),旨在保障和促进游戏行业繁荣健康发展,体现了我们对推动游戏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态度。

  游戏,正逐渐从文化领域中的“新星”,变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明星”。接下来,我们又该怎样认识游戏、发展游戏,才能让小游戏澎湃出大动能,从而不止于游戏呢?

  “电子鸦片”“电子海洛因”……许多类似的形容存在于中国游戏早期发展中,但今日,这些形容已经是刻板印象。从一个创意迸发的行业,到一个欣欣向荣的产业,中国游戏正不断向上发展,“旧貌换新颜”。

  “游”得更远。国产游戏《原神》中的角色“云堇”,其设计融入了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在海外掀起“京剧热”;重庆游戏开发团队柚子猫打造的《戴森球计划》登顶全球游戏周销售榜冠军,大量外国网友评价其“展现了中国科幻魅力”。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在海外地区收入最高的前100款手机游戏中,有29款游戏由中国公司开发,数量远超美、日、韩等发达国家。

  “游”得更广。国家新闻出版署数据显示,2023年游戏版号共计发放1075个,比2022年的两倍还多,更多游戏走向市场。《2023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指出,国内游戏用户规模达6.68亿人,同比增长0.61%,创历史新高。正如某互联网公司高管在演讲中所说,中国游戏产业已从“世界代工厂”,成长为“中国梦工厂”。

  “游”得更高。今年初,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指导的《腾讯新职业与就业发展报告(2022)》将“电子竞技员”及“电子竞技运营师”评估为稳定期数字生态职业;电竞首次作为正式比赛项目,亮相2023年杭州亚运会赛场,此次6个电竞项目中,中国队斩获4金1铜佳绩;电子竞技,成为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生动写照,丰富了行业经纬,降低了行业门槛,更多人因而了解游戏、参与游戏。

  “游”向未来。游戏是创新驱动的前沿阵地,相关技术应用场景广阔。比如,游戏设计理念可以融入新能源汽车的车机系统、智能驾驶方案设计;制造业智能化转型中需要的实时渲染、3D建模可以通过游戏引擎完成;游戏模型能帮助古建筑还原修复……游戏不仅是用来“玩”的,也可以是用来“用”的,游戏的价值正持续外溢,将在未来影响更多行业。

  如今,中国已是世界第一大电子游戏市场,但着眼国内,仍有不少痼疾让人“谈游色变”。

  抄、盗、仿盛行。因为取证难、成本低、标准不统一、诉讼周期长等问题,游戏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常常“慢半拍”,以致游戏行业苦“抄袭”久矣。目前,国内游戏市场“平替”“缝合”泛滥,甚至出现“劣币驱逐良币”。

  山东大学一项研究显示,近几年我国原创游戏数量减少,题材、模式呈现同质化趋势。此外,一些规模较大的游戏厂商会选择与国外的热门游戏合作,共同推出游戏,虽然在版权上不构成“山寨”“盗版”,但也并非自研自创,无法提高行业的整体创新能力。

  监管缝隙中仍有乱象。游戏作为一种文化产品,与电影、书籍一样,有其适用对象,一旦对象错误,游戏就会变成危害大众的“潘多拉魔盒”。如今,中国游戏行业未成年人保护政策逐年细化,成效显著。但在监管的夹缝中,仍有不法商家通过兜售成人账号,让未成年人绕过防沉迷系统,借此牟利;另有调查显示,有82%的家长允许孩子冒用自己的身份信息玩游戏。这些问题都让行业监管难上加难,也客观限制了游戏的分层分级发展。

  过度逐利,诱导消费。点不完的“小红点”、消不尽的充值提醒、层出不穷的消费页面……如今的不少国产网游中暗含诸多“消费陷阱”,玩家叫苦不迭。中消协2022年受理的18075件网络游戏投诉中,就存在不少道具、卡牌等中奖概率虚标,诱导消费的问题。浙江传媒学院媒体工程学院讲师李铉鑫对@重庆瞭望 表示,在玩家群体增速放缓的当下,这样固化的商业模式如竭泽而渔,会让游戏发展走入“死胡同”。

  应看到,前不久发布的《意见稿》对上述问题都做了重点关注,比如确定游戏版号的审批流程、支持正版、明确要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明确不得诱导网络游戏用户过度消费等。该办法目前正处在面向社会征求意见阶段,相关内容还将进一步完善。

  国家统计局在2018年就将游戏产业纳入了文化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范畴。2021年,中宣部等多部门也明确指出要鼓励优秀传统文化产品、文化创意产品和影视剧、游戏等数字文化产品“走出去”。

  从立足本土的产业到对外传播的窗口,中国游戏任重而道远。如今,我们发展游戏产业又该抓住哪些“题眼”,破题发力?

  行业层面,既从严监管也用心呵护。在过往的游戏监管中,存在措施缺乏弹性、部门交叉管理、审核标准不明、准入审核周期长等一系列问题。而眼下,正在听取社会意见的《意见稿》释放出国家支持提振游戏行业的信号,这也是对既往机制的一次系统重塑。在接下来的政策完善过程中,也要积极发挥行业协会、市场主体、玩家群体的能动作用,确保政策直抵病灶,解决问题。

  创新驱动,让游戏释放数字经济新动能。游戏产业具有产业链长、引领性强、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等天然优势,但创新能力不够强、人才基础不够厚等现实劣势仍然存在。某游戏业媒体人对@重庆瞭望 表示,游戏业创新应直击时代痛点,比如老龄化背景下,可通过量身定制游戏,为中老年人提供情感寄托;而游戏+医疗、游戏+教育、游戏+运动等“游戏+”业态也潜藏着诸多产业机遇。

  游戏行业,创新的关键变量在人才。李铉鑫发现,游戏行业不缺基础人才,缺的是真正的创意人才、精尖人才。

  以重庆为例,重庆拥有重庆大学、四川美术学院等高校,能够满足游戏业在美术、技术、产业链拓展等方面的人才需求,但多名业内人士表示,相比沿海城市,重庆本地游戏企业数量相对较少,缺乏对行业和人才的针对性激励措施,难以留住人才。如何引才纳才、育才养才,给人才成长的空间,将是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文化为履,助力游戏出圈出海。如今,游戏被称作“第九艺术”,兼具文化属性和商业属性。游戏行业要想持续健康发展,还须练好以文化人的基本功。此前,@重庆瞭望 在《重新理解“中国式家长”》中就提过国产游戏《中国式家长》,许多玩家因为这款游戏而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也理解了为人父母的不易。

  而在有着“游戏界的奥斯卡”之称的TGA游戏盛典上,官宣定档的中国独立游戏《黑神话·悟空》选取西游神话为背景,在其游戏演示中,“悟空”施展分身术、定身法、一根毫毛吹出万千猴子猴孙的场景设计,让世界看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人瞩目。

  把时间的指针拨回30年前的1994年,中国最早的专业电脑游戏杂志《家用电脑与游戏》创刊。这本杂志曾评论:“游戏软件和图书、影视作品一样,是地地道道的文化商品。”“更重要的是,如何发展我们国家自己的游戏文化产业已经是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这番话对今日的游戏行业仍有参考意义。


原文链接:https://www.12371.gov.cn/Item/642969.aspx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