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组织法治网!
专稿: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效能,六安市金寨县以深化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全国试点为契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规范建立村级“红色评议站”,优先从老红军(烈士)后代、老党员、老村干等群体中遴选评议人员,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群众评议向前延伸、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化乡村“末梢”为治理“前哨”,打造党群服务“会客厅”。
整合资源力量,建设“多元参与”的评议阵地。组建专业队伍。整合综治协理员、人民调解员等人员,采取“个人自荐、群众举荐、乡村推荐”的方式,从老红军(烈士)后代、退休干部、老党员、老村干、老教师、老村医等群体,遴选出567名“红色评议员”,发放聘用证书。目前,已对“红色评议员”开展“四事四权”工作法、村规民约等实务培训100余场次。规范阵地建设。依托村级“综治中心”,利用闲置校舍、民房、老村部等资源,全县统一组建218个“红色评议站”,建立站点形象榜,设置“工作动态”专栏,及时更新工作动态,推动制度“上墙”公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健全考评机制。统筹运用“党建+信访”、庭前调解、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等奖补资金,采取积分管理方式,建立动态考核机制,给予工作出色的“红色评议员”、志愿者奖励性补助,年终评先评优予以适当倾斜。截至目前,通报表扬优秀“红色评议员”48名。
优化进站职能,建立“综合治理”的评议体系。矛盾调解进站。建立自下而上、逐级消化、有效衔接的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针对不同类型的矛盾纠纷,构建“红色评议员”问事、群众提事、乡(镇)村理事、党员领事、定期评事的闭环管理机制,形成“情、理、法”相融的调解模式。文明评议进站。结合党建引领信用村乡风文明评议,由“红色评议站”进行评价把关,开展村内优秀党员评比、入党推优、最美家庭评选等活动,不断提升“红色评议员”话语权,精准做好各项评比工作。目前已完成12.34万户信用户动态调整工作。志愿服务进站。每个评议站下设一支“红色评议志愿服务队”,招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志愿者,建立“红色评议员”人才库,定期围绕文艺表演、乡村建设、产业发展等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激发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新活力”。信息传递进站。建立20余项信息清单,乡镇每月定期推送,及时将政策法规、重大事项、民情民事等第一时间传递进站,由“红色评议员”结合板凳会、村民小组会等,用通俗易懂、简明直白的话语,将政策“好声音”传递到百姓身边。
转变工作思路,构建“双向互动”的评议机制。人员力量“下沉”。全县乡村干部全部下沉到村级红色网格,与“红色评议员”协同配合,开展农户全覆盖上门走访,认真倾听群众诉求和困难,积极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通过“你说我听”“你提我办”的形式,收集微心愿450余个、可行性建议400余条。问题诉求“见底”。实行“问题+整改”“清单+闭环”等工作机制,分类梳理涉及养老医保、项目建设、邻里矛盾、产业发展、人居环境等各类问题清单,严格落实台账管理。目前,已解决困难600余个,化解信访诉求890件,信访事项化解率达98.76%。群众满意“上升”。在“红色评议志愿服务队”内成立党小组,聚焦村级群众反映的烦心事、村级治理的公共事务,结合“主题党日”活动,采取“说事”方式开展议事活动。目前,全县各村累计开展相关评议680余场次,318个事项提交村“两委”研究。
推动多方联动,打造“共治共享”的评议格局。织密“微网格”。通过网格整合选优4043名网格员,配强网格党支部书记(网格小组长)964名,探索打造“党建入组、服务入户”新模式,创新建立“红色评议站—网格党小组—志愿者联系户”服务平台,推动志愿者在网格中聚齐、作用在网格中发挥、担当在网格中彰显。抓好“微宣讲”。依托乡(镇)委党校,遴选一批优秀的“红色评议员”走进课堂、现身说法。同时,结合金寨的红色资源、革命历史,由“红色评议员”牵头,开展“党的故事我来讲”“小手拉大手”等系列活动。目前,已开展红色故事“微宣讲”等活动270余场次。做实“微代办”。充分发挥“红色评议员”、志愿服务队等力量,重点关注妇女儿童、孤寡老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需求,通过物品代购、快递代拿等“微代办”,进一步延伸服务触角,实现便民服务“零距离”。今年以来,共发放便民服务连心卡2万余张,通过“微代办”帮助群众代办各类事项120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