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组织法治网!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干部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持续深化“增添正能量·共筑中国梦”活动,充分展示新时代新疆老干部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我们在“新疆老干部”微信公众号上设置“礼赞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专栏,陆续刊登老干部撰写的体会文章与大家分享,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实。
地质报国乘势而上 踔厉奋发再续华章
徐新
我今年83岁,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自愿分配到新疆,从事地质工作已近60年。
从事地质工作是我年少时就有的梦想。我从小生活在一望无际的长江三角洲大平原上,天生对深山峡谷、森林草原、戈壁沙漠有向往。我学地质还受到当时苏联的影响,我们中学图书馆有一套《苏联科学史话》上下册,我读过好几遍,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苏联很长一段时期都是由地质学家担任科学院院长,先后担任院长的卡尔宾斯基和奥本鲁切夫都在九十多岁高龄时才离开院长的位置,这充分说明地质学在科学界和国民经济中的崇高地位。高考时填报志愿,只能填六个,我把五个都填报了地质院校,终于我于1958年以第一志愿进入北京大学地质系。
6年的大学生活很快过去,临近毕业时,我作为毕业生代表之一,在首都体育馆聆听了周恩来总理和彭真市长给高校毕业生作的报告。这个报告给我们极大的鼓舞。当时我们最响亮的口号是“红在边疆,专在边疆,一辈子扎根边疆!”几乎全体同学的第一志愿都是边疆地区,而新疆更是首选。
就这样,我于1964年9月来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调查队,成家立业。
新疆区域地质调查大队是我国最早成立的由苏联援建的地质队,是一支地质力量较强而又非常年轻的朝气蓬勃的队伍。新中国成立之前,新疆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几乎是一片空白。正是这样一支年轻的队伍,用我们的智慧和汗水,用短短二十年的时间,一步一个脚印填补全国六分之一,166万平方公里地质空白,包括昆仑山、阿尔金山大面积的无人涉足的死亡禁区,在1:20万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全疆1:100万,1:150万和1:200万的地质图,大地构造图、岩浆岩图、矿产图及多矿种的成矿规律图,编制全疆地层表和古生物图册,并在上述基础上编制了新疆区域地质志及其系列地质图件。
这些宝贵的地质资料为国家经济建设规划、找矿预测、教学、科研及国际学术交流提供了可靠保证。在所有这些成就中也包含了我的一份努力,虽然微不足道,但我感到很满足。更幸运的是我在1990年以后借调到国家305项目办公室,国家305项目是一项持续时间最长,投入最大的国家地质矿产科技攻关项目。由此,我有机会进入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与大批国内外知名地质矿产专家一起进行野外考察,共同研究新疆及中亚地区地质矿产的重大问题,并且负责组织最终的成果总结和系列专著出版。
回顾这一生,我想起保尔·柯察金的一段名言:“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的: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人生是短暂的,但人类的事业是无穷的,我们每个人,像一粒水珠,水滴虽小,但大海不就是由无数这样的水滴汇聚而成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