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组织法治网!
都兰县紧扣农牧区工作实际,通过把脉农牧民党员学习需求,不断更新党员教育工作理念,丰富党员教育载体手段,以“六大”课堂推动党员教育“质效双增”。
定制“流动课堂”,靶向施策精准滴灌。组建由联点领导、驻村工作队及包村干事为成员的“马背上的双语宣讲队”,通过“送教下乡”“送教上门”等方式,让党员教育于润物无声和趣味纷呈中“飞入寻常百姓家”。开展“党课开讲啦”活动,由党员领导干部、村党支部书记、普通党员“轮番上阵”,通过“身边人讲述身边事”的方式,达到“身边事感动身边人”的走心效果。建立科级领导干部联村为民服务微信群,百余名科级联村领导承担宣传推送政策理论、答疑解惑的职责,使“微信群”成为党员教育的微课堂、服务群众的微站点。开设“土味课堂”,紧接地气出新出彩。以“青海花儿”“平弦”等形式,创作宣传、解读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内容的短视频,不断增强党员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依托“村级大喇叭”,由驻村第一书记及党(总)支部书记担任“播音员”,通过农家话讲透大道理、运用“乡土味”传递“真精神”。依托农牧民党员“冬春训”,邀请“田秀才”谈经验、“土专家”讲政策、“好安达”话交流,现身说法讲透党的“好方子”,“手把手”传导惠农惠牧好政策,让农牧民党员在家门口“充电补能”。打造“云端课堂”,多方联动充电赋能。依托腾讯会议平台开设“腾讯课堂”,利用“高原先锋师资库”师资力量,以网络直播教学方式,举办“党员进党校集中轮训工程”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轮训班。在“都兰党建”开设《看!乡镇党委如何干》等7个主题专栏,引导党员群众利用“碎片时间”进行“指尖学习”。充分发挥IPTV远程教育站点作用,组织农牧区党员群众收看农业实用技术、农副产品加工等相关科技类远程教育节目,有致富项目和一技之长的中心户结合播放内容,进行现场讲解、技术示范,以“支部+远教+示范”的站点运行管理模式,持续提高群众致富增收技能。搭建“党性课堂”,红色教育润心铸魂。全力打造“县级党性教育内环线”,依托县域“昆仑铁骑”党员红色教育基地、柴达木第一镇历史陈列馆等线下组织生活共享阵地,通过现场教学、重温入党誓词、过政治生日等方式,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忆初心、强党性、担使命。以普及党员思想教育为目标,率先打造海西州第一个“红色影院”,以红色电影为切口,以重要历史节点、历史风云人物为连接,引导党员群众在家门口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创新“特色课堂”,典型示范有声有色。采取“课堂+基地”教学模式,深入挖掘各现场教学基地建设成果和实践经验,通过“挂图作战”、专人蹲点帮建的方式串接45个党建示范点,打造“温暖都兰”党建品牌,形成“革命红色、产业蓝色、生态绿色、富裕金色、队伍青色”的“五彩”党员教育现场教学精品路线。整合各乡镇党委组织委员、组织干事工作力量,全力打造“红帆领航·基层党务课”,进一步拓宽乡镇党委党建思路。深入汲取身边榜样力量,以有声海报、贤孝等曲艺宣传朱治国、郭正朴等先进典型,开设“守望初心·传承信仰”专题党课——学习“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包太燕同志先进事迹专题党课,打造身边的榜样——包太燕事迹展厅,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对标先进、弘扬精神、汲取力量。拓展“实践课堂”,为民服务见行见效。将“党旗在牧区高高飘扬”“戴党徽、亮身份、当先锋、作表率”等实践活动和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相结合,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为目标,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进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在全县8个乡镇和106个村建成“一站式”综合便民服务平台,落实坐班值班、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等制度,让村级党群服务阵地成为服务群众的“前哨站”“议事站”。推广领导干部“一线工作法”,通过代办、代言、代理和民情搜集,集中解决困难问题,全县1141名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与社区困难居民结成对子160对,建立30支志愿服务队,设置16个服务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