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组织法治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热点专题

青海分类施策推动村集体经济“多点开花”

时间:2023-12-31 文章来源:青海党建网 作者:佚名

  近年来,随着全省村集体经济发展日益壮大,村集体经济探索创新的道路也越走越宽,河湟地区、青南地区和环湖地区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挖掘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培育打造符合本地特色的村集体产业,形成了一批主导产业突出、带动效果显著的产业项目。截至2022年底,全省村集体经济年收益1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达64.1%。

  

  

  河湟地区

  扬优势、促发展

  西宁市、海东市位于黄河和湟水之间地带,归为青海河湟地区,地势低洼,海拔在1800米至2800米之间,不仅是青海古文化的发祥地,也是黄河文明重要发源地之一。

  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成为了推动和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渠道之一。西宁市湟中区南部半脑山地区鲁沙尔镇有个叫阳坡的村庄,在发展村集体经济初期,阳坡村铜银器发展较为旺盛,但均为“散户经营”,长期停滞不前。为此,村党支部多次走访铜银器加工户,动员全体村民筹资380万元入股,探索建立“股份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在鲁沙尔镇党委的支持下,多渠道争取资金,实施民族手工艺品加工产业项目。发展逐步趋于正规化后,镇党委又将目光锁定在深度挖掘国家级非遗项目“湟中铜银器制作及鎏金技艺”的产业上,探索“家庭式生产、集聚化经营、园区化发展”的产业模式,整合26个村中央财政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1300万元,打造产业基地艺河湟融合园,建成34套“前店后院式”手工艺品加工作坊,1200平方米的传习培训展览中心,解决了铜银器加工户“散、乱”旧貌,逐步形成“加工+生产+销售+体验+观光+扶贫”的综合产业链条,把阳坡产业园打造成了全省最大的集铜银器加工、展览、销售为一体的特色示范基地,其生产的手工艺品获得了“青海铜银器看湟中,湟中铜银器看阳坡”的美誉。2022年底,鲁沙尔镇民族手工艺品加工产业基地带动了全镇26个村412户2800名农民成功转型为技艺工匠,实现加工销售产值近2.24亿元,每村集体经济增收8万元。

  河湟地区作为两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尤为重要,如何将生态环境保护与村集体经济发展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成为了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新课题”。威远镇卓扎滩村就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实例。

  卓扎滩位于海东市互助县县城远郊,2014年以前,该村还是个问题村,唯一的集体经济收入是采砂厂土地租赁收入,加之绝大多数青壮年选择外出务工,村里一度人烟稀少,老人和小孩无人照顾,一系列问题曾长期困扰着卓扎滩。

  随着全省“破零”“强村”等工程稳步实施,卓扎滩充分发挥“两委”班子“头雁”作用,在村级换届时将一批头脑灵活、见多识广,群众基础好、带富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吸纳到村“两委”班子,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务实举措,借助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春风”,整合砂石厂用地159亩,成立生态旅游服务有限公司,按照“一心一核两轴六区”的思路,全力打造卓扎滩原生态旅游景区。在景区的建设和运营中,外出务工村民纷纷返村就业,并积极入股、合力创业,少则3000—5000元,多则上万元,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积极主动。至此,卓扎滩走上了向生态要效益、用旅游谋福祉的发展道路。如今的卓扎滩原生态景区已形成规模,累计产生收益5304.7万元,其中村集体经济收益4500万元,村民共分红436万元,景区从业人数达到了65人,为村民提供经营性就业岗位200个,70个摊位年均收入4万元,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青南地区

  聚合力、促增收

  玉树州、果洛州、黄南州地处青海南部,故也被称为青南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植被类型以高山草甸为主,宜发展畜牧业。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当地牧民对高原的草地、牧草认识不断增加,“马放滩、羊放湾、牧牛上高山”“夏季放山蝇蚊少、秋季放坡草籽饱、冬季放湾风雪小”等一批当地谚语广为流传,反映出当地牧民在探索发展畜牧业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经验。但长期以来,以户为单位的传统放牧方式,规模小、成本高、销路不畅成为了制约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因素。为更好地发展地区经济,青南地区积极探索标准化养殖、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的发展模式,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取暖”,推动畜牧业发展实现新的突破。

  玉树州杂多县结多乡优美村是典型的高山纯牧业村,为了降低成本,形成规模效益,村党支部围绕生态畜牧业产业布局,立足牧草资源丰富和群众养牛基础好的优势,积极探索实施“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生态养殖模式,整合牲畜1570头,建成2000平方米的畜棚16座,12500平方米的畜圈8座,圈窝种草面积3万平方米,房屋210平方米,并充分利用牧民社员们长期积累下的经验做法,引导其以村集体经济产业收益、牲畜、草场折成股份入股合作社,2022年带动村民收益达到83万元。合作社逐步壮大后,为了拓宽经营渠道增加收入,特别是促进解决脱贫户和易致贫人口就地就近就业实现务工增收,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该村组建了建筑工程队、县域装卸队等服务队伍,设置岗位50余个,更多牧民愿意加入合作社发展,逐渐形成了人力资源、牲畜、草场和资金的高度整合。

  畜牧业的不断发展,为有机肥、饲草料产业的兴起提供了有利条件,青南地区顺势而为,走出了一条牧业增效、牧民增收、产业拓展的新路子。

  果洛州班玛县多贡麻乡满掌村原本是一个纯牧业村,在开展精准脱贫工作中,村“两委”班子始终将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稳步增收、全面脱贫放在首位。乡党委、村“两委”班子成员、驻村干部、致富能人集思广益,研究谋划发展“周期短、见效快、风险小”的产业——有机肥产业。2020年3月底,有机肥厂建成投产,采取“企业+村集体+牧户”运营模式,以当地丰富的牛粪资源为主要原料将其转化为有机肥料,实现了牛粪资源的循环利用。当地村民把遍布房前屋后、草场山间的牛粪变成可以换钱的商品。有机肥项目基本满足了班玛县春耕生产、藏雪茶苗木施肥和蔬菜种植需求,在解决保护生态的难点、热点问题上创造经验,用有机、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思路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也为班玛县各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牧业增效、牧民增收、保证畜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建厂以来,该村生产销售有机肥2675.75吨,实现销售总收入261.93万元,村集体经济累计收益达136万元,通过向周边村收购原料,带动多贡麻乡及周边乡镇700多户牧户增收83.87万元。

  牧旅融合在青南地区也比较“吃香”。黄南州河南县柯生乡次汉苏村在2014年之前,村民生活长期处于“温饱不愁、余钱没有”状态。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村“两委”班子明白“富人先富脑,扶贫先扶智”,最关键是要解决村民的“等靠要”思想。村党支部通过组建扶贫宣传队,以参观学习、开展宣讲的方式,让越来越多村民摒弃“等靠要”思想,同时依托党校、农校、典型村等培训学习平台,采取召开学习会、举办村集体经济座谈会等方式,对“两委”成员、党员和村内致富能手,根据不同需求提供相应培训。村党支部还带领村民们一道争取筹集资金,先后争取中央扶持资金200万元、自筹资金430万元,在交通主干道附近修建了占地2200平方米的双鱼湖旅游宾馆。随着近几年自驾游的兴起,双鱼湖宾馆吸引了众多游客慕名前来,如今的次汉苏村特色牧业蓬勃发展、牧民安居乐业、游客络绎不绝,实现了从后进到先进、从穷村到富村的转变,村集体经济年收益达50万元。

  

  

  环湖地区

  抓特色、促品牌

  环湖地区是指青海湖周边地区,包含海西、海南、海北三州,位于青藏高原北部,平均海拔3100米,拥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是青藏高原文化的缩影。

  不少村党组织依靠丰富的旅游资源,鼓起了村民们的“腰包”。海南州共和县江西沟镇莫热村是一个以牧业为主、农牧结合的行政村。近年来,村党总支以村集体经济扶贫产业园为主导,配套发展乡村旅游业、青海湖民宿等产业链,盘活江西沟前部队农场闲置土地资源,规划用地面积7.9万平方米,投资2352.5万元,打造成集民俗风情、旅游休闲、餐饮住宿为一体的村集体经济扶贫产业园,并与青海阿克班玛旅游投资有限公司签定合作协议,将旅游资源充分转换为村集体增收的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依托青海湖南山彩虹路交通枢纽优势和莫热村草原风光、乡土文化等独特资源,规划“吉祥八宝谷、南山观景台、一浪尖”等生态自然观光游项目,推进“民宿+乡村旅游点+扶贫产业园”抱团运营模式,引导旅游民宿与乡村旅游产业集群联动发展,形成“青海湖民宿”产业发展带。2023年乡村旅游业带来的村集体收益已达65.88万元。

  海北州刚察县沙柳河镇果洛藏贡麻村也依靠环湖地区旅游资源丰富这一优势,为村集体经济添了一勺“旅游羹”。村党支部充分发挥组织引领作用,深挖产业、民俗文化等优势资源,努力探索多元化发展模式,推动村集体经济由同质单一的种养殖业向二三产业融合转型发展。期间,村党支部带领村民探索了以产业发展为主、旅游经济为辅的“支部+合作社(家庭牧场)+农牧户”联动发展模式,形成集特色餐饮、生态养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藏式民俗旅游印象基地”,并深度挖掘果洛藏贡麻村优势产业资源和藏民俗文化资源禀赋,投资1578万元设计打造了以休闲健身、民俗体验、产业发展为构架的“民俗体验特色小镇”,全面带动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壮大。该村先后荣获“全国社会治理示范村”“全国美丽休闲乡村先进村”等荣誉称号。2022年底,果洛藏贡麻村集体经济收益突破40万元。

  “中国的聚宝盆”——柴达木盆地是我国第二大枸杞种植基地,是枸杞生长的绝佳生态区。海西州依靠这一优势条件,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助推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

  海西州都兰县巴隆乡新隆村主要以种植小麦、青稞、油菜、马铃薯为主,近年来,枸杞、藜麦等特色农业种植蒸蒸日上。村党支部聚焦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按照“建一个组织、带一个集群、兴一个产业”的思路,创新探索“党组织+企业+产业基地+农户”模式,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产业强村、枸杞富民”的新路子。2016年至今,利用产业发展资金、帮扶资金、自筹资金230余万元购买商铺、建设枸杞烘干厂房、实施枸杞烘道项目,2019年以来,该村枸杞产量年均达到195吨,为村集体经济带来收益37万元。为确保产业可持续发展,村党支部将村内党员培养成眼界开阔、敢闯敢拼,善经营、懂管理、能致富的行家里手,培育党员种养能人8名,将5名党员群众种养能人纳入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历练,为枸杞产业发展汇聚了人才,培养了“后备军”,也为基层党组织注入了源头活水和强劲动力。

  主导产业持续做强,特色产业百花齐放。青海省将以村集体经济“强村”工程为抓手,持续谋划做优全省村集体经济产业布局,指导各地区做强主导产业,并坚持打好优势牌、走好精品路,从持续稳定向做优做强转变,探索一条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全面构建我省乡村振兴发展的新格局。


原文链接:http://www.qhsdj.gov.cn/html/rdgz/20231128/3020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