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组织法治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基层党建

来宾市兴宾区:振兴路上党旗飘

时间:2023-12-31 文章来源:八桂先锋网 作者:佚名

  近年来,来宾市兴宾区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和连接各方的作用,以广泛的信息覆盖面、直达基层的穿透力,服务于乡村振兴主战场。该区聚焦产业项目建设、乡村人才支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等关键环节,着力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去年,兴宾区地区生产总值排在自治区111个县(市、区)第11位,近三年GDP年平均增长7%以上,获评自治区工业投资先进县,兴宾工业园区成功列入广西重点园区“115”工程培育名单。

  

  保障重大项目落地生根

  “多亏了镇党委,仅3个多月,我们的项目已竖立大棚及光伏水泥墩约450亩,搭大棚架子约200亩,培育灯笼橘树苗63.5万株。”9月25日,兴宾区小平阳镇“灯笼橘+光伏”示范基地建设方广西江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余和卿说。

  项目的顺利建设,得益于各类生产要素保障及项目加速审批,加快问题的解决。小平阳镇采取“党员干部+责任项目”模式,安排专职党员干部“一对一”服务项目。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了种植基地内机耕路场地过低问题,镇党委通过镇污水处理站党支部,协调将该站的废土回填以垫高场地。

  重大项目的落地,还需要群众的大力支持。落户于兴宾区陶邓镇的鳗鱼工厂化养殖项目,由镇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项目落地之初,就面临建设用地的问题。陶邓镇通过成立党员先锋队,发扬基层党组织紧密联系群众、时刻心系群众的作风,挨家挨户说明项目的优势,取得群众的支持,使项目得以顺利落地。“目前项目一期已建成,共有鳗苗、成鳗养殖基地73个,可年产650吨鳗鱼,吸纳周边劳动力就业约80人,月人均增收2000元,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项目负责人吴坤介绍。

  据介绍,今年上半年,兴宾区坚持“项目为王”理念,用好“项目工作20法”,以基层党组织为堡垒,全力推进来宾市级以上重大项目建设133个,总投资584.8亿元,实现新开工22个、竣工7个。

  

  

  来宾市兴宾区盛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陆敏红(前)向南宁市上林县客商介绍肉牛养殖情况,并促成肉牛采购合作意向。

  

  推动人才返乡成功创业

  一个个项目的落地展示了兴宾区良好的创业环境,为各类人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高素质的人才可以带来创新、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乡村的经济竞争力。兴宾区高度重视乡村人才工作,坚持“乡村振兴,人才先行”理念,全面贯彻落实“万才返乡振兴家乡”行动计划,积极做好返乡人才的需求和当地优惠政策的衔接工作,持续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回乡创业之初,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通过电话、微信介绍了返乡创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在土地使用审批、资金支持、技术指导等方面也给予了很大帮助。”兴宾区石陵镇返乡创业能人陆敏红说,他携“肉牛养殖—蚯蚓养殖—玉米种植—秸秆加工”立体循环养殖技术返乡创业,成立盛世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先后带动12个村投资365万元发展肉牛养殖,去年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36.5万元。

  为最大化发挥返乡人才示范带动作用,兴宾区通过建立管理返乡人才创业项目库,对返乡人才领办、创办的项目予以资金、政策支持和倾斜。“我们建立了分级结对联系机制,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桥梁作用,明确由城区、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及村两委干部,分别结对联系优秀返乡人才,将乡村产业发展现状和规划、返乡创业优惠政策及返乡人才的创业需求等‘信号源’,在有关部门、乡镇及返乡人才间高效传输。”兴宾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蓝文钰介绍。

  

  

  广西来宾新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技术总监黄锡强(右)现场讲授大棚果蔬种植管理技术。

  

  结对联系机制促成了兴宾籍中科院博士黄锡强返乡创业,他带领团队在兴宾区小平阳镇创立新三智慧农业示范基地项目,依托自主研发的大棚管理系统和先进育苗、栽培技术,采用数字化管理模式发展设施农业,生产出的小青瓜、西红柿等绿色优质农产品远销粤港澳和东南亚。兴宾区发挥党组织连接各方的积极作用,协调投入乡村振兴衔接资金1164万元,流转3个移民村260户600多亩土地,带来财产性收益近500万元,将1370万元水库移民后续扶持资金入股企业,为村级集体经济带来68.5万元收益,促成500多名移民村群众就近就业。

  2021年以来,兴宾区累计吸引5100多人返乡创业就业,投资金额超9600万元,创办项目400多个,创建13个返乡创业示范基地。

  

  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壮大

  大量人才返乡,除了直接带回项目,还带回先进的管理经验。在充分发挥人才作用的基础上,各基层党组织还发挥中枢作用,一头连接返乡人才的管理经验,一头连接村级集体经济,串点成线打造“服务换劳务”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模式。

  兴宾区七洞乡整合全乡8个村集体经济资金102万元,联合成立七洞乡惠农农机专业合作社,由该乡坡六村党支部书记担任法人代表,牵头推进香稻产业园建设,其他7个村党支部书记和3名党员致富带头人担任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开展香稻生产和香米产品推广。项目一期流转该乡七洞村龙沟片区211亩土地、六贡屯7000平方米场地、板力村10多亩设施农用地打造现代化农业核心示范区,流转土地为群众增加收入600元/亩—900元/亩,并带动26户群众通过季节性务工增收。去年以来,累计获得秧苗订单近2400亩,销售香米、稻谷累计收益40多万元。

  “在参加工厂化育秧、机械化插秧等环节中,我学到了驾驶插秧机的技能。平时,我也在上级农业专家的指导下,开展病虫害防治和科学施肥。”在产业园务工的村民覃学锦高兴地说。

  这一由乡镇党委引领,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担任股东共同出资成立平台公司,向市场提供产品或劳务,获得相应收入并进一步充实村级集体经济的模式,已在兴宾区获得推广。目前,该区共有14个乡镇成立镇级联营公司,去年通过服务创收为村级集体经济增加收入约400万元,自我造血能力进一步增强。


原文链接:https://www.bgxf.gov.cn/staticpages/20231012/newgx65274d5e-12172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