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组织法治网!
原标题:
党建引领多元共治 聚力赋能社区治理
——南宁市直机关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焕发新活力
近年来,南宁市大力推进机关党建助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以党建这根“针”,穿起社区治理千条“线”,为南宁市市域社会治理打造“新引擎”,形成党建引领、多方联动、运行有效的城市社区治理工作格局,不断提升社区居民安居和美的幸福感、获得感。
强化党建引领绘就基层治理“同心圆”
“解决好社区难题,关键在党。社区党组织有活力,党建平台也越搭越宽广。”南宁市委市直机关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道,“我们将南宁市90个机关党组织全部安排到135个社区,实行网格化管理。充分发挥市直各机关党组织联建,党员、居民多方联动,积极探索机关党员进社区服务群众的新模式,推动辖区单位、党员、居民共同参与社区治理,绘就基层治理的‘最大同心圆’。”
党组织联建共建以“组织建设互促、党员干部互动、党建载体互用”为依托,双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定期交流党建工作经验,常态化通过讲党课、党员思想交流、支部业务交流等,共同探讨党建方面存在的问题,集中商讨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和办法。充分利用基层党组织党建资源,开展党内政策法规共学、组织生活共过、党员教育共融等活动。明确每个市直机关基层党组织要为村(社区)基层党组织和企业基层党组织集中办结1至2件实事好事,帮助基层和企业解决实实在在的困难。
在市直机关,党建引领服务社区治理的优势在实践中得以彰显。南宁市政法系统推广建设“信息员—居民小组—居委会—街道”四级联动的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南宁市人民检察院探索推进“公开听证+释法说理+司法救助”融合,构筑人民群众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动公益诉讼治理入基层、进网格,打通服务民生的“最后一公里”;南宁市民政局积极探索实践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机制,链接多方资源,整合多方力量,不断创新社区治理,进一步推动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南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党群服务中心、社区等配备523台“智慧人社”自助服务一体机和81台政务服务智能柜台,为群众提供就业创业、社会保险、人才服务、劳动维权等自助查询及业务办理服务,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够查询社保信息、打印参保缴费证明、申请办理社保卡、进行劳动保障监察投诉举报等,进一步提升了人社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南宁市医疗保障局优化四级医保便民服务工作,建成基层医保工作站点,分别配置1-2名专兼职医保工作人员、办公设备设施等,建设“15分钟医保公共服务圈”,实现医保经办服务沉下去、群众满意度涨上来……
“在新的治理模式下,我们市直各机关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社会治理中的创造性、主动性得以发挥。”南宁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在职党员采取承诺践诺、志愿服务等方式,积极参与社区基层治理,不仅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增强了服务群众的能力。”
围绕群众关切探索改善民生“新路径”
南宁市航运公司某宿舍是一个规模很小的小区,无物业管理、无自治组织,有问题时只能靠社区帮忙想办法,小区居民迫切希望生活环境早日能够得到改造提升。
“每一项改造内容都是平时困扰居民和社区的麻烦事儿,越小的小区问题越多。”南宁市青秀区建政街道金花茶社区负责人说。
如何让不同诉求的居民达成共识,更好地帮助居民解决问题呢?当然是老友议事会开起来。
在改造过程中,金花茶社区按照南宁市“先自治、后改造”的原则,推动该小区选举产生了老友议事会。老友代表们经过了解问题、沟通协商、提出解决方案、监督落地,最终使改造工作得以顺利完工。
看着小区平整的地面,干净的墙面和完全更新的线路,以及通畅的排污管道,小区居民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据悉,南宁市老旧小区有1200多个,房屋结构老化、配套设施缺失、道路破损、车辆停放杂乱无章、小区环境脏乱差,大多数没有业委会和物业管理,照明少、卫生差、停车难等问题给居民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
如何解决“谁来管、怎样管、管成什么样”的问题,南宁市住建部门党组织创新提出成立业委会的过渡性居民自治组织“老友议事会”,以“协商·共治·家园”为宗旨,服务小区改造全过程。
“‘老友议事会’的建立让更多群众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来,在‘零距离’参与中提升居民自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把‘大家事’当作‘自家事’,推动居民自治观念实现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变。”南宁市住建局机关二支部书记宋丙义介绍,随着南宁市城市更新和基层治理进程的不断推进,过去的脏乱差老旧小区,现在变成了“大花园”,居民满意度、幸福感不断提升,进一步促进了社区和谐稳定。
据了解,2019年以来,南宁市共实施改造1083个老旧小区,涉及居民约14万户,项目总投资约36亿元,截至目前,2019-2022年实施改造的766个小区已全部完工,2023年实施改造的317个小区正在有序推进施工,累计完成投资约26亿元。
此外,为破解物业管理难题,近年来,南宁市委市直机关工委指导市直各机关党组织结合部门职能积极探索推进“党建+物业服务”工作模式,推动物业服务企业与机关、社区、驻地派出所等党组织创建“党建联盟”,形成“多维互动、多面整合、多极共治、多方共享”的工作格局,打造“红色物业”,全力破解物业治理这个“老大难”问题,圆百姓一个“安居梦”。组织市直各机关党员和小区党员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小区治理,遵循“大问题要根治,小问题要重视”的原则,既帮助小区开展公共区域管理、矛盾调解调处、违章搭建处理等“民生大工程”,又协助解决物资代购、快递代收、小孩代管等“居民小问题”,形成社区的事情大家办、大家的事情商量办的良好局面。
南宁市家园房地产物业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负责同志说,“我们以‘党建引领’为主线,以‘用心共筑美好家园’为目标,积极探索‘红色物业’新模式,推进‘物业+养老’‘物业+暖心服务’等个性化服务,将党建工作与公司日常经营管理工作有机结合,不断提升物业服务水平,如今,业主们对我们的满意度越来越高,我们自己也特别有成就感,还想把‘红色物业示范点’的品牌擦得更亮。”
截至目前,南宁市共评选出141个物业管理项目为“红色物业示范点”,党建引领、权责清晰、多元共治的物业治理新格局正在形成。
志愿服务践初心服务群众“零距离”
在南宁市青秀区金湖社区儿童之家的小朋友们都熟悉这样一个人,他会讲红色故事、会教琴棋书画,他每逢寒暑假就会出现,他曾经是一名军人,他就是孩子们口中的“军爷爷”王家伦。
2012年,在部队服役了30年的王家伦退休后本该在家享受天伦之乐,偶然看到了社区招募志愿者开展托班带娃的消息,于是便和退休教师的老伴一拍即合报了名,开始了长达10余年的志愿服务之路。10余年来,王家伦每年寒暑假都来到社区义务带娃,为了让孩子们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他整理了20多个红色故事和10多部红色影片,还制作了军用武器装备小卡片,普及国防知识,增强孩子们的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
一传十,十传百。王家伦和老伴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的消息在军休干部中不胫而走。南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也迅速成立军休干部志愿服务队,不少军休干部踊跃报名,主动到社区义务带娃。平时,军休干部们还随时“待命”,根据社区安排参加文明卫生、交通值守等活动。如今,在金湖社区,说起“军爷爷”已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像南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成立的军休干部志愿服务队在南宁市直机关还有许多。
为深化拓展“双报到”制度,南宁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发动各机关党组织广泛开展市直机关志愿者登记,在此基础上,为助力社区应对突发事件,要求每个机关党组织都要成立一支党员应急救助队,根据社区需要随时驰援。截至目前,南宁市直机关共组建89支党员应急救护服务队,在册机关党员志愿者7400多名。
南宁市水利局组织“河小青”净滩志愿服务队,在邕江两岸开展清洁河湖垃圾、发放宣传资料等志愿服务工作,引导广大市民爱河、治河、护河,营造人人关心河湖、保护河湖、美化河湖的良好社会氛围,为守好碧水蓝天作贡献。
南宁广播电视台《新闻夜班》学雷锋志愿服务队、《政法在线》法律咨询服务队通过新闻热线、基层党支部共建联建等方式联络需要服务的社区,根据社区的需求“定制”志愿服务内容。比如老人居多的小区,主要安排理发、家电维修、上门清洗空调等服务;学龄儿童多的社区,则安排一些非遗技艺体验学习、流动图书摊等服务;有些社区居民需要法律咨询,由律师组成的法律服务队就会出现在居民身边,给大家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
南宁市地方志编纂办公室组建一支懂修志、会用志、能宣讲的“南宁市方志文化宣讲队”,以《南宁府志》《南宁市志》《南宁通史》等史志记载史料为依据,开发“南宁历史课堂”系列精品课程,走进学校、社区,通过赠送地情书籍、建设用志阵地、宣讲方志文化等方式,扎实推动结对共建社区文化。
南宁市福利中医医院成立中医康复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们充分发挥专长,开展三伏贴、艾灸、刮痧、拔火罐等中医特色治疗及健康义诊、压力性损伤换药等“医养进社区·关爱夕阳红”志愿服务,让老年人患者足不出户也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医护服务。
今年以来,南宁市直机关以“居民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为切入点,组织机关党员志愿者围绕社区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开展理论政策宣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普法教育、平安南宁、文明交通劝导、垃圾分类等志愿服务约2600场,约46000人参加活动,为社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题300多件,为服务基层治理、解决群众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
社区是基层自治的基本单元,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层基础。南宁市直各机关党组织通过社区这个平台,办好“一老一小”等民生实事和公共事务,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夯实基层治理的“底盘”,以实实在在的治理成效提升居民的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