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组织法治网!
2023年8月16日,跟往常一样,吃完晚饭的玉龙县九河中学校长杨石生,照例到校园内执勤巡视。毫无征兆地,杨石生在巡视的过程中突发脑梗,就这样倒在了他最热爱的岗位上,生命被永远定格在了46岁。而在事发的前一天,杨石生还在办公室忙碌,为了开学后五六年级学生归并办学的住宿问题,他在这个假期里已经加了多天的班。
杨石生上课教学
一生简朴,为学生倾尽心血
在九河中学,杨石生并没有自己的校长办公室,同几个老师挤在一间小办公室里办公。
杨石生的办公桌就在角落,桌上摆放着一本笔记本,翻看杨石生的笔记,从他的字字句句中,就能看出他对待工作是怎样一种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笔锋干净而有力,没有一丝敷衍和懈怠,记录下了他这么多年来大大小小的会议纪要,以及工作上的点点滴滴。
而现在,他铿锵有力的字迹,最终停留在了8月份的最后一页。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写着8月15日:“九河11所完小高年级在九河中学集中办学”调研会议的内容,“如何安排好教室和宿舍”“如何保障师资”“如何做好学生安全教育”……这些文字记录了杨石生的忙碌,也写满了杨石生的责任和担当。
2017年9月新任校长时,杨石生在他的笔记本中写到:“这18年来,九河中学的风雨岁月,我都亲身经历、身同感受,可以说九河中学寄托和凝聚着我一生的教育理想”。23年的教师生涯,杨石生兑现了他当年许下的承诺。
接过九河中学校长这一接力棒以来,他坚定不移地实施素质教育,重视学校教育的传承和创新发展,提出“站稳玉龙农村教育排头兵 ”的办学目标,积极探索“封闭式管理,开放式教学,特色鲜明,面貌常新,争创一流”的农村初级中学办学特色。
为了给学生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他想尽了方法,翻修足球场、动员师生一起种绿植。随着学校的基础设施不断提升,乡村孩子该怎样更好地发展?这是杨石生一直思考的问题。他精心设计,以墙内二十四“节气”,墙外二十四“孝”为内容,打造校园文化墙。如今,九河中学的校园文化已经沁入每一个学子的学习和生活中。
为了让“双减”教育落到实处,他特地安排了多种多样的免费兴趣班,书法课、打跳课、足球课只为学生在学习之余能学到一技之长,培养一门兴趣爱好。此外,九河中学也是丽江第一所举办“模拟法庭”活动的乡镇学校,通过诸如此类的活动,学生们接触到了许多新鲜的事物,对未来的学习生活也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重视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成为九河中学教育模式的一大特点。
在教学上,他有着更为长远和深切的考虑。自己虽已身为校长,但他还兼任起初三年级的数学科任老师,亲自在课堂一线教学授课。同时他也要求学校的行政领导要参与初三年级的教学当中,他认为只有这样,管理人员才能更加设身处地地了解学生教育的需求,才能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
为了让九河中学的学生们有更多走出大山的机会,杨石生还提出了“分层次教学”,让成绩排名靠前的学生在课堂之余接受免费课外辅导,补齐偏科科目短板,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成绩。
工作上指导同事
扎根乡村 二十三载勤躬耕
从农村走出来的杨石生,深知一个农村孩子改变命运最好的办法便是读书成才,脱贫脱困的最好途径就是读书。他常说:“教育是一项良心工程,只有拿出良心,才能真心实意地付出,才能全心全意地投入,我们要做的是实实在在的农村教育,这需要我们脚踏实地、任劳任怨,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注重的是言传身教,讲究的是静下心来育人”。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九河中学老师的眼中,杨石生是一个柔和、沉稳、爱鼓励人的校长。他会对你说:“现在教育很难,不是难在教书识字,而是难在改变一个孩子的观念,让他知道读书是为了自己,让他了解读书是改变命运的最好途径,这才是真正最难的,现在的社会,诱惑那么多,好逸恶劳的那么多,改变起来真的很难。但我们要不辱使命,不负众望,不能因为困难而止步不前。”
他会约你坐在教学楼前的花台上,跟你谈读书的重要性,他会约你走在球场跑道上,和你交流教育学生的心得,他会把你堵在教室的走廊里,询问你最近是不是遇到什么问题,当你遇到困难,他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你身边,他不太会安慰人,只会简单地重复说:“不怕,还有学校,还有我们,我们会帮你的。”
在孩子们的印象中,当人们早已进入梦乡的时候,会在校园昏黄的灯光下看到一个四处奔波的身影。当东方鱼肚白都还没出现的时候,杨老师会每天六点准时出现在教室的门口,一遍遍走过每个教室,一次次不厌其烦地提醒着孩子们大声读书。九河中学灯火通明,书声琅琅,成了九河坝子一道亮丽的风景。
不畏艰难、坚韧不拔、吃苦耐劳正是杨石生的“石头精神”,正是这样一辈辈九中人(九河中学简称九中)的付出,才让九河中学在历年来的教育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细数荣誉墙上的奖励,38张奖励牌匾,有34次是教学质量“先进集体”。特别是最近几年,优质生源不断流失,提升教学质量堪比登天,但九河中学仍然在全市教学质量评比中一直名列前茅,这跟杨石生对教育工作的重视,与教师、学生的共同付出是分不开的。
家访
爱生如子 无怨无悔践初心
在学生心目中,杨石生是老师,更如“慈父”,他留给学生印象最深的是那和蔼可亲又充满关爱的眼神。他真心地爱着他的每一个学生,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管理严格,经常与学生谈心,并到每一个学生家中走访,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具体情况,然后针对他们的不同状况做思想工作。他家离学校仅有几公里的距离,但他几乎每晚都是睡在宿舍,担心着学校中的每个学子。即使是假期学生放假的日子,他依然放心不下,每天都要回学校走一走,看一看。
九河乡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学生大多生活比较困难,有的学生没钱吃饭了、感冒生病了,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都把自己当成孩子的亲人。
在学生眼中,他又是和蔼的大家长,操场上他会亲切呼唤学生,饭点到了,有他在查看学生用餐情况的身影。每隔个十天半月,杨石生就会亲自到学生家中进行家访,过问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对待贫困学生,他动员捐款、甚至是自己自掏腰包,拼尽全力也要续上孩子的读书梦。
除了生活上关心家庭困难的同学,杨石生在学习上更是默默帮助他们。“杨校长没有批评过一个学生,对待学习好的同学,杨校长会孜孜不倦,谆谆教诲,帮他们树立更远大的目标;对待学习差的学生,杨校长更会循循善诱,耐心地帮他们改正错误,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成绩。”九河中学九年级179班学生奚晓艳哽咽着说。
在九河中学从教的23年里,杨石生像这样温暖学生的事情数不胜数。有学生说,他骨子里就是个热心肠的人,有些学生毕业10年了,有事找他,他仍然非常乐意帮忙。
追思会上怀念杨老师
一心为校 甘当红烛献青春
23年来,杨石生坚守乡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当,用行动践行一名共产党员对信仰的无比忠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苦干、实干,默默付出,不求回报,赢得了广大学生的爱戴、同事的尊敬、家长的赞许。
在同事眼中,杨石生是厚实稳重的“兄长”。他为人谦逊温和,担任学校领导职务多年,从不摆领导架子,学校里的同事都直接称他为“杨石”。九河中学的老师们对他的第一评价就是“工作认真,责任心极强”,是个“拼命三郎”,即使后来做了学校领导,这一点他也从未改变。23年里,他没有和哪个同事红过脸,吵过架,总给人一种谦谦君子的风范。
“自2007年杨石生担任九河中学教导主任后,实行了考试时学生名字对应座位号制度,极大提高了教师登分阅卷的工作效率。同时重视校园基础设施和绿化美化建设,新建了塑胶操场等基础设施,并响应学校老师和学生积极捐赠绿植,让校园环境变得更加美丽。”九河中学副校长杨争先介绍说。
九河中学年级组长、班主任陈健菊说:“我到九河中学工作13年了,‘杨石’是让我感觉最舒心的一位领导,他很大度,乐于助人,不管谁有困难,他都倾心倾力帮忙……”说到这里,陈健菊就再也抑制不住,泣不成声。
说起“杨石”,九河中学的总务主任奚秀章也是唏嘘不已。在他的眼中,“杨石”既是他看着长大的晚辈,也是与他并肩作战的战友。“杨石工作雷厉风行,不管是政教工作、安全工作还是脱贫攻坚等都冲在第一线,可以说九河中学多年来学风校风纪风良好,与他无私的奉献是分不开的。”
杨石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甚至可以用“痴迷”来形容。他把自己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了九河中学的一砖一瓦上。八月正值暑期,大多数老师都开启了“休假”模式,但杨石生却放弃了休息,扎根学校,一心一意抓实抓细学校各项工作。整个暑期,杨石生都是在值班与加班中度过的。他家距离九河中学仅仅3公里,开车回家也不过就10分钟车程。但就是10分钟,他也舍不得浪费。
十多年来,他陪伴家人的时间少之又少,陪伴家人在家中过夜的日子,十根手指都能数得过来。即便如此,家中的妻子、父母还有一双儿女,一家五口都在全心全力支持着杨石生的这份热爱。“有时一个月就回家两三次。”说起丈夫,杨石生的妻子杨成凤泣不成声。
杨成凤在九河中学做后勤工作,两夫妻在学校经常碰到,但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却很少有机会见到杨石生。因为工作紧张,杨石生大多时候都住在学校里。“我们在学校碰面时,连话都说不上两句。”杨成凤说。
2016年,杨石生妻子杨成凤因患妊娠高血压,面临生命危机的她不得不使仅有七个月的女儿脱离母体出生。杨成凤生二胎后,身患高血压,身体越来越差,药不离身。年迈的父母已丧失劳动能力,无任何经济收入,且父亲心律不齐,患有高血压;母亲患植物神经紊乱,均需常年服药。儿子在昆明读书,除高额的学费外还需定时邮寄每月生活费,女儿在村子周边就读一年级……不过,杨成凤理解杨石生,知道他最放不下的是学校和学生。
三尺讲台之上,杨石生留下的校训“博文雅志、真知笃行”依旧鲜明,他在九河中学默默耕耘的影子依旧清晰,他播撒的种子,终有一天会绽放出绚烂之花。
玉龙县委组织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