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组织法治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社会组织

大三家村:挪出穷窝建新村

时间:2023-12-31 文章来源: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 作者:佚名

  

  位于云南省巍山县东部高寒山区的新胜村委会大三家村,是易地扶贫搬迁新村,距大仓镇政府所在地9公里。搬迁前的大三家村交通落后、信息闭塞,2017年搬迁后,村子通过引进企业发展生态养殖和乡村旅游等产业,逐步走出一条“民族团结+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之路。2019年,大三家村被命名为“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20年被命名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

  

  干净整洁的大三家村

  挪穷窝建新家园

  站在观景台俯瞰,大三家村新村尽收眼底,极富特色的彝族民居掩映在绿荫之中,宽敞整洁的村道直通家家户户门口。

  “我们村原本有165户人家,2015年,受山体滑坡泥石流灾害影响,在政府引导帮扶下,村里按照村民自愿原则组织易地搬迁。”大三家村党支部书记凹开仁说,有82户村民最终自愿搬迁到现址。“建新房时,每家除了获得现金补助外,还获得银行的组合优惠贷款。”凹开仁说。启动搬迁后,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帮助下,新村进行村庄规划,最终形成了现在的格局。目前,村里已实现自来水、广播电视、网络通信和电力等基础设施全覆盖,并配套建设了幼儿园、卫生室等公共服务设施。

  “没搬迁以前,我们每天要到山下背水。搬到新村后,水管直接接进家里,再也不用为喝水发愁。”凹开仁感慨道。通村公路修好后,家家户户都购买了摩托车,不少人家还买了小轿车。

  “我们村家家户户搞种植,农产品种出来之后,只要打一个电话就有人到家里来收购。”凹开仁说,交通条件改善后,很多村民还到坝区租地种大蒜、烤烟等作物,极大增加了收入。

  特色村寨游客多

  走进大三家村,路面宽敞、村容整洁,民族特色小院别具一格,民俗展室里,彝族服饰、手工婴儿椅等传统物件有序排列。“2019年以来,村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仅绿化就投入200多万元。”新胜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员字建勋介绍说。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村里通过“点亮乡村”工程、青砖黛瓦工程、民族元素视觉形象工程等,对村内景观进行改造提升,新建了民族特色寨门、民族团结广场、文化长廊、游客接待中心、民俗展室等,为发展乡村旅游奠定了坚实基础。

  “现在,乡村旅游发展得不错,游客多时,村民开的民宿都接待不过来。”凹开仁说。走进村民闭正贞家的“阿吉家民宿馆”,他正忙着收拾自家的小院。“这几年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家开的民宿每天至少有100多元纯收入。”闭正贞说,他家的民宿设有标间2间、普间3间,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前后,来村里的游客比较多。除了住宿,闭正贞还会为客人提供个性化的餐饮服务。

  为发展乡村旅游,村里引入企业建成“叁家彝韵”客栈,并通过成立客栈联盟,引导村民发展民宿客栈业态。目前,除了闭正贞家的民宿外,村中还新建了阿香家小院、水金宝呢家、九斤六民宿3家民宿客栈。“客栈开起来后,政府还组织我们进行过专业民宿管理和餐饮培训,大大提高了我们的服务水平。”闭正贞说。

  产业多元促增收

  一直以来,大三家村村民以种植玉米等传统农作物为主,近年来,村里开始大力发展泡核桃等林果经济及豌豆、中药材等产业。为壮大畜牧业,村里还依靠两个集中养殖小区,通过承包方式引进两家养殖企业,大力发展猪、牛、羊和山地鸡养殖,助力村民增收和集体创收。

  “以前,我们想自己探索生态猪养殖,但因为缺乏科学的管理技术,效益一直不太好。”凹开仁说。为此,2020年,村党支部引进云南圭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进行科学养殖,通过“党组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建起由龙头企业提供技术指导、物资采购、市场销售,合作社组织农户代养,风险由龙头企业和保险公司承担的合作养殖机制。

  “公司以低于市场价将种猪发给农户喂养,并提供技术指导和给每头种猪购买保险,降低村民养殖风险。”云南圭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罗志刚介绍说,去年公司支付猪场租金28万元作为村级集体经济。此外,还有不少村民在养猪场务工,每月收入达2800~4000元。

  产业发展不仅让村民腰包鼓了起来,更让村集体经济有了稳定来源。“现在,村里30多位7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都可领取600元的养老福利。此外,村里考取二本以上的考生,每人可一次性获得2000~3000元不等的奖励。”凹开仁说,稳定的集体经济收入,将有效助力大三家村可持续发展。

  本刊记者 谭宗慧通讯员 李建华 马晓珊/文图


原文链接:http://ylxf.1237125.cn/Html/News/2023/10/25/43025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