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组织法治网!
罗江区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不断深化与人才“同心同德同舟”的密切联系,加强人才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充分激发人才干事创业激情。
以落实贴心服务为抓手,坚持与人才“同心”。一是开展调研掌握诉求。实行“清单工作法”,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建立“人才需求清单”,收集整理人才关于“子女入学、项目支持”等8类共47条诉求。二是明确职责做好服务。依照“人才需求清单”明确责任单位,坚持打表推进,将需求解决情况纳入人才工作年度考核指标,倒逼行业部门主动作为,去年为人才办成实事31件。三是创新机制联系专家。创新三级走访机制,即区领导走访顶尖人才,相关成员单位走访行业骨干人才,区人才办走访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去年走访专家人才160余人次,发放慰问金3.1万元,解决现实困难7个。
以强化政治认同为导向,坚持与人才“同德”。一是全方位教育引导。建立常态化“人才红色引领”机制,去年开展中省市全会精神讲座、“野火读书会·忆峥嵘岁月”茶话会和红色观影活动52场,覆盖各类人才1700余人次,进一步提高人才政治站位。二是多角度树立典型。评选“罗江名师”“罗江名医”“罗江工匠”等各行业优秀人才40名,发放奖金56万元,《人民日报》《四川日报》等中省主流媒体多次对刘复东等我区优秀人才进行宣传报道,激发人才干事创业激情。三是多渠道吸纳人才。加大优秀人才党员发展力度,去年在各类人才中发展党员38人,占发展党员总数的55%,择优推荐84名人才担任“两代表一委员”,提升人才对党的向心力。
以引导服务大局为目的,坚持与人才“同舟”。一是推动人才献智献策。深化企地合作,聚焦工业发展、乡村振兴等工作领域,引进光华智库团队20余人,助力全区高质量发展。二是引导人才服务产业。深化“工业科技特派员”引才模式,选派19名优秀人才对迪弗、川纤等14家公司进行技术指导,助力企业突破技术瓶颈5个,开发新工艺10个。三是助推人才服务基层。组织法律、卫生等领域的47名专家人才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园区、进高校,开展“送政策、送技术、送健康”等志愿服务活动45场,受益群众近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