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组织法治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组织时评

品读“四下基层”的“至美内涵”

时间:2023-12-31 文章来源:四川组工网 作者:佚名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反映福建宁德坚持35年践行“四下基层”促发展见实效的有关材料上作出重要批示。中央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出通知,要求把学习推广“四下基层”作为第二批主题教育重要抓手。

  源于宁德,兴于福建,推向全国。“四下基层”是指“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这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四下基层”蕴含了实事求是思想方法,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体现了真抓实干的责任担当,成为中华大地广大党员干部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广大党员干部要细心品读“四下基层”的“至美内涵”,厚植为民情怀,践行使命担当,努力书写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精彩华章。

  品读矢志为民的“真情之美”,在“脚下有泥”中办好民生“关键事”。“四下基层”本质上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密切联系群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体现,是党员干部不忘“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鲜明呈现。“四下基层”的重点在于“下”,一路走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千家万户,在深入基层一线中了解掌握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助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奋进新征程,党员干部要坚定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迈开步子,俯下身来,带着情感与责任深入基层,在与人民群众面对面“话家常”中深入掌握其真实情况,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想方设法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认真研究解决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养老等方面的疑难杂症,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品读直面问题的“豁达之美”,在“心中有底”中解决群众“烦心事”。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学习践行“四下基层”优良传统,便要求党员干部敢于直面问题所在,收集掌握生动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及时发现解决基层一线的矛盾问题,着力剖析根源、厘清思路、科学决策,对群众诉求做出快速响应。“为官避事平生耻。”党员干部要消除畏难情绪,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把问题找实、把根源深挖、把群众期待摸准。传承弘扬“现场办公下基层”,关键是要敢于直面问题,勇于担当作为,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的放矢进行解决,让党员干部既在“机关会场”又在“基层现场”,推动解决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问题。同时,要具有辩证思维,将问题看作努力方向,将不足看作发展空间,以立行立改的务实行动,广泛整合资源,调动各方力量,有针对性地解决基层存在的各项难题,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不断迈向新的台阶。

  品读真抓实干的“担当之美”,在“眼中有光”中砥砺奋进“增福祉”。“四下基层”着眼于“下”,但“下”只是一种形式,关键在“下”而有为、下而有效。为此,广大党员干部要深挖“四下基层”中蕴含着鲜明的实践导向,发扬好其中优良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坚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增进本领,以过硬的工作作风和突出的担当精神干事创业。要努力追寻“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境界,强化本领恐慌的紧迫感、危机感,在经风雨、见世面中强筋健骨,提升综合业务素质,落实新发展理念,将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评判工作成效的核心标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党员干部要将担当作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钉钉子精神一抓到底,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踏踏实实的成效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奔赴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何雨奇)

  


原文链接:http://www.gcdr.gov.cn/content.html?id=63074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