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组织法治网!
近日,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政府大院近日在网上“火了”。网友亲切地称:比自家小区还容易进出的政府大院。据介绍,舒城县政府大院随意进出无门卡,自由停车不收费。舒城一位市民说,“从我们有印象记事的时候,大门永远是敞开的,也没有看到有人被阻拦在门外,群众进出很方便。”
舒城县政府大院之所以能“火”,在于和其他很多地方政府机关大院相比,表现出很多“不一样”。老百姓随意进出政府大门,可以到机关里面免费停车、上卫生间,有的机关食堂还对外开放……其他很多地方与此相比简直就是云泥之别。见惯了大门有身着制服的安保人员站岗,出入登记甚至需要预约,外来车辆一律谢绝入内等戒备森严的场景,看到舒城县政府如此“松弛”,怪不得众多网友大呼惊奇。
一
综合目前网上关于舒城县政府大院的各种描述,大概可以用几个关键词予以归纳:
亲民。县政府大院没有端高高在上的架子,大门随时对老百姓敞开。在舒城县政府大院门口,伸缩门一直处于半拉开状态,不论是行人还是住户,也不论是私家车还是快递摩托,想进就进,没人阻拦,进出“比自家小区还容易”。连机关里面的工作人员都认为,大院开放不存在不方便,“大家都是人民群众”,这让网民感觉很接地气,没有丁点隔阂,这样的氛围让人感觉很亲民、很实在。
平等。和舒城县政府机关大院,其他地方的机关大院不能对老百姓完全开放,给出的理由无非就是“人进来多了形成嘈杂,影响机关办公秩序”,“机关厕所成为了公共厕所,卫生不好管理”,“外面的车辆进来太多,有安全隐患”……归根结底,一方面多少有着“这里是政府大院,闲人莫入”的优越感,有意无意会设置一些“门槛”;另一方面,是担心普通老百姓的言行、卫生素养不及机关人员,给管理造成麻烦。相比而言,在这些方面舒城县政府看待老百姓的视角就更加平等,没有对群众“另眼相看”。
和谐。地方政府与老百姓之间的关系是不是真正和谐,不是听当地官员的报告怎么说的,也不是看当地媒体的报道怎么写的,更不是注意新年、春节等重要节点有没有举办领导和群众“欢聚一堂”的活动,而就是看老百姓“进”政府大院的这些细节。进出随便、没人盘问阻拦,要上厕所也方便、停车免费随意,总之相互之间没有刻意地“防”和“怕”,没有谁要躲着谁、故意保持距离,这就是和谐。
二
“这才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政府大院是为人民服务的地方,的确不应该高门槛”,“给好政府点赞”……在网络上“爆火”之后,舒城县政府赢得众口称赞。许多网民之前根本就没有听说过舒城县这个地方,更不用说对舒城县的经济社会建设有多少了解,但是看了“县政府大院随意进出无门卡”报道,就对舒城县政府心生好感和敬意。简单梳理一下,舒城县政府大院能够集好评点赞于一身,主要在几个方面下了“功夫”:
其一,政府要“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在引发外界热议之后,舒城县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却不以为意,认为“政府大院要为群众服务,当然不应该关着门”,“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不值得外界特别关注”。换句话说,人民的政府大院,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人民服务,那么方便群众随意进出,本就是天经地义的分内之事。真正要做到以人为本,首先就要站在老百姓角度,设身处地思考如何让到机关办事的群众进出方便。
其二,要有机制作保障。即便是为了方便群众办事,让群众进出政府大院通行无阻,以及无偿向社会公众提供厕所、停车等服务,也不能“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还是要注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2019年7月,舒城县政府办公室发布《舒城县政府开放日制度》,对开放主体、开放对象、开放方式以及保障措施,作出了相应明确。毕竟,县政府大院是行政办公场所,既不是闹市茶馆,也不是市民休憩娱乐的公园、停车场,成型的机制保障群众“随意进出”和“有序办公”两不误。
其三,坚持为民办事,坚持方便群众办事。“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做好事”。如果舒城县政府没有坚持方便群众办事,只是短时间内让群众随意进出县政府大院,那么绝对不会在网上有如此之“火”;即便“猛一下火了”,也会有人出来吐槽实际情况将“火”浇灭。同样的道理,一个县政府大院为什么放心让老百姓随意进出?最关键的原因还在于为民办事干得硬朗,平常时时处处方便群众底气扎实。总之就是始终坚持为民办好事、让群众好办事,心里无“鬼”自然就不怕老百姓随便进出。
三
舒城县政府大院“火”了,这把“火”给舒城县乃至其所在的六安市都带来了一拨“流量”。但是对于更多的地方政府来说,看重的显然不应该是这把“火”或“流量”,而是要看到这把“火”背后的启示,读懂这把“火”背后的民众期待。
其一,真正摆正“为民服务”定位。地方政府就应该把自己当作为老百姓办事的机关,政府公职人员就是为老百姓服务的“勤务员”。只有真正把群众当成了自己的“衣食父母”,而不是高高在上、作威作福,才能更多从群众利益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群众进出县政府大院、用机关单位卫生间、到机关食堂用餐及停车等,就都不是问题。
其二,为民服务要与时俱进、注重向精细化方向升级。一方面,地方政府要做好发展经济、解决就业、保障民生等“规定动作”;另一方面,要根据实际情况,本着“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送上什么”,因地制宜做好“自选动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如今绝大多数的城乡群众都不愁吃、不愁穿,衣食住行有保障,在此基础上,如果群众进出机关不被阻拦、公共场所如厕方便、到政府机关可以免费停车等细微需求,能被“看见”和重视,这样的为民服务就更能精准“对味”赢得群众叫好。
其三,重视舆论批评监督的“双刃剑”作用。现代科技进步迅猛,特别是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如今自媒体平台众多、智能移动终端普及率高,社会公共舆论众声喧哗,已是“人人手持摄像头、人人都有麦克风”状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为民服务来不得半点虚情假意,容不下丝毫走过场、搞形式的“假动作”。舒城县政府大院在网上“爆火”,这促使舒城县方面持续努力、做得更好;同时,舆论或将倒逼其他地方政府,对照舒城县这面“镜子”,赶紧查找自身不足、抓紧弥补完善,以为民办实事、让民好办事的实在举措,验证“为人民服务”的拳拳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