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组织法治网!
近日,记者走进淮南市大通区九龙岗镇王楼村,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美丽的田园风光。特色农庄、采摘体验、垂钓露营等休闲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市区游客前来打卡。
过去的王楼村,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如今,该村不断强化党组织建设,因地制宜发展产业,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19万元,并入选全省首批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试点。
最近,九龙岗镇九龙岗、魏嘴等村的稻谷、玉米地里,一片繁忙,秸秆有的变成碎草还田,有的变成或大或小的草垛,被送往工厂变成饲料或燃料。在村党组织引领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导、农户和养殖户共同参与,把秸秆从“生态包袱”变为“绿色财富”。
近年来,大通区从党建聚力、人才发力、产业合力三方面发力,激活乡村振兴活力动能。
大通区实行“书记抓乡村振兴”机制,将乡村振兴纳入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组织开展村党组织书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擂台比武”活动,通过观摩互鉴、上台述职答辩和年终绩效考核相结合,形成乡村振兴工作合力。
该区着力培育本土人才,依托全区72个远程教育站点和4个学用基地,聚焦种植养殖、传统手艺和网络电商等重点内容,采用“人才点菜+组织配菜”模式,定期邀请各行各业专家开展逐村逐企送课式培训,累计培训农业技术、电商直播等各类乡村人才730余名,储备优秀实用人才460余名,全面提升乡村人才队伍硬实力。
“我们坚持党建引领特色发展,解锁乡村振兴‘发展动能’。”大通区委组织部负责人茆永生告诉记者,他们制定“一村一策”,依托“村集体+农户+企业”产业模式,培育红光村葡萄和秋月梨、马庙村瓜蒌子、窑河村甲鱼和大闸蟹等富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依托乡村振兴项目衔接资金、村集体自筹资金等渠道,培育水果类冷库加工厂、粮食种子烘干仓储中心、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发展特色产业,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