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组织法治网!
他曾用忠诚和热血在战争废墟中托举和平希望,担当起大国军人维护世界和平的崇高使命。他退役之后成为一名服务先锋,在工作岗位上续写风华。他就是科尔沁区政务服务中心党政综合股负责人马利天。
亲历维和才体会到和平珍贵
“80后”马利天,出生在科尔沁区大林镇,从小就对军人有神圣的憧憬。他于2004年12月入伍,到2021年退役,在部队整整服役16年,其中连续参加维和任务两次。
讲起维和那段特殊的时光,马利天有说不完的话。他说,他入伍后所在的部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65集团军红一师,这是一支由毛泽东1933年在江西创建并从井冈山上走出来的英雄部队,战争年代曾孕育出“大渡河十七勇士”“狼牙山五壮士”等一批英模典型,在这支英雄的部队服役他深感光荣。于是在2011年底北京军区组织抽选战士赴利比里亚维和部队时,他觉得要抓住机会,兑现报国的承诺。
2012年3月,马利天与200多名战友一起奔赴距中国1万多公里的西非国家利比里亚,去执行维和任务。刚踏上利比里亚首都蒙罗维亚的土地时,他惊讶了,眼前的城市满目疮痍,基础设施损毁严重,再加上医疗落后,埃博拉、疟疾、血吸虫等各种疾病肆虐横行,当地百姓生活极为艰苦。
维和期间,马利天被分配到运输分队,具体负责护卫领导和外宾工作。部队用水要去60公里外拉水,当地都是土路,经常泥泞不堪,而且治安也不好,沿途有很多民地武装和恐怖组织,甚至一些普通民众也会拦路抢劫,每次运水都需要护卫。
有一次,马利天和其他4名同志负责军事观察员的外出护卫工作。当他们巡视到布坎南地区时,遭遇了民地武装的袭击。激战中,马利天发现一颗子弹向战友头部射过来,他立刻一把推开战友,自己的左肩却被打中。他和战友们冲出突围,跑进热带原始森林,与追击的敌人开展了3天3夜的周旋。为防止被敌人发现,他们把帽子、衣服、携带的武器都用绿色植被伪装起来。饿了,用蚂蚁和绿色植被充饥;渴了,就用头盔接雨水。晚上休息时,他们在森林里搭建庇护所,用树藤把芭蕉树叶绑起来自制吊床,并轮流站岗警戒。最终,他们凭借地图的指引,安全走出原始森林,返回部队。
维和期间,中国官兵赢得了当地民众和外国军人的赞誉。中国官兵有时会把自己的饼干和水送给当地百姓,有时中国官兵遇到困难,当地人也会主动伸出援手。马利天还记得,维和部队中有一位巴基斯坦士兵对中国很有感情,特别喜欢和中国官兵交往,被我方士兵亲切地称为“小巴铁”。
2013年7月,马利天圆满完成了两轮维和任务,被两次授予联合国和平使命荣誉勋章。他觉得,亲历维和,才真正体会到了和平的珍贵。
参加国庆阅兵 退役继续奉献
2009年,在部队服役期间,马利天还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国庆大阅兵。当时他在65集团军红一师步兵方阵中,迈着坚定的步伐,展现中国军人的风采,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检阅。那是一份无上的荣耀,成为他人生中最为珍贵的一段记忆。
2021年从部队退役回到故乡后,马利天被安置到科尔沁区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他在新的工作岗位上继续奉献,展现出强烈的军人气质、维和精神。
面对管理政务服务大厅繁杂琐碎的工作,马利天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积极做好每一次帮办代办服务。他关注办事群众的需求,及时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让他们感受到科尔沁区政务服务的高效与便捷,为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家乡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他义无反顾地投身防疫一线,在政务服务大厅和铁路街道包联社区进行人员管控排查、体温检测、防疫消毒等工作,不畏艰苦,不惧危险,出色地完成了各项防疫任务。
2021年、2023年冬季两场暴雪来袭,他加入清雪队伍,在凛冽的寒风中,不顾疲劳,指挥调度,忘我工作,为群众出行开辟出一条畅通无阻的道路,让城区迅速恢复交通秩序。
马利天还在工作之余扶农助农,帮助科尔沁区大林镇河南屯村民推销地瓜。他推销地瓜分内销和外销,内销是联系本市几大商超,外销是请战友帮忙联系吉林长春以及河北省等地市场。他还帮助村民为地瓜注册商标,让科尔沁区的地瓜更好地行销全国,让家乡的父老乡亲生活更富裕。(记者 聂红杰)
原文链接:
http://epaper.tongliaowang.com/paper/pc/content/202410/31/content_31296.html
[责任编辑:杨旭英 校对:高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