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组织法治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组织政务

候鸟般的玉米育种人——记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马庆

时间:2024-11-04 文章来源:安徽先锋网 作者:佚名

  人物名片

  

  马庆,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长期从事玉米遗传育种科研与示范推广工作,现担任安徽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农业农村部玉米专家指导组成员,先后获“安徽省粮食生产先进个人”“安徽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等荣誉。

  

  人物寄语

  

  教书育人,服务“三农”,把科技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是农业高校科技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

  

  “这两天给学生上课,过几天我要去海南基地,开始新一轮的育种材料创制和杂交组合选配工作。时间不等人。”10月28日,当记者联系上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马庆时,电话那头传来他急促的话语。

  

  用“马不停蹄”的工作状态来形容马庆,恰如其分。今年47岁的马庆,两鬓斑白,面庞黝黑,教学之余常年穿梭于田间地头,奔忙于宿州、海南等各育种基地,一头扎进玉米地忙得不亦乐乎,被学生和农户们戏称为“比农民更像农民”的教授。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产国之一,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但种质资源匮乏,玉米育种很大程度上依赖外来种质的引进与利用。工作10多年来,马庆一直潜心探索玉米育种工作,坚守在玉米“芯片”研究第一线。

  

  “我省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光热资源充沛,但是玉米苗期涝渍、花期高温干旱、后期阴雨寡照、锈病等生物及非生物逆境灾害高发频发,玉米产量颇受影响。”马庆说。为此,他带领团队,将选育抗逆丰产优质品种和研发抗逆生产技术作为主攻目标,锚定矮化密植、耐高温热害、抗南方锈病三个主要方向,坚持不懈,持续攻关,力求摆脱玉米种植的困境。

  

  据介绍,玉米育种是一项周期性较长的农业科研工作,选育一个品种通常需要8年至10年时间,仅自交系选育就需要6代至8代。为了选育优良自交系,同时加速育种进程,马庆坚持南繁育种15年,每年安徽1代,海南1代,夏秋季在安徽,冬春季在海南。他就像一只候鸟,为了育种来回奔波。“工作15年来,有12个春节在海南的玉米基地度过。”马庆对家人很是愧疚,“但地里的玉米催着你,没办法。”

  

  怀揣对育种事业的坚持和热爱,多年来,马庆带领团队先后选育出CM1、CM2两个骨干自交系以及安农591、安农876、安农218、安农573、安农628等多个抗逆性突出、丰产稳产的国审省审玉米新品种。其中,安农591品种累计推广面积已突破200万亩。

  

  “我来自农村,对农民的辛苦深有体会。我们搞农业研究的,一定要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潜心科研的同时,10多年来,马庆几乎跑遍了我省淮河以北玉米主产区的每一个乡镇,与当地农技部门合作,开展新品种与新技术试验示范,并通过品种展示会、技术培训会、田间指导等多种形式,将农业技术带进田间地头,助力农民增产增收。

  

  今年,我省皖北玉米主产区大部分区域播种期土壤墒情严重不足,马庆及其团队先后多次前往宿州市埇桥区和阜阳市临泉县、太和县等地开展调研,及时形成夏玉米抗旱播种及保苗意见建议。同时通过技术培训、现场指导、电话咨询等多种形式,指导农户利用现有水源条件,采取滴灌、微喷等各类节水抗旱措施进行抢时抗旱播种,有效助推我省玉米适期播种、一播全苗。

  

  “马老师经常教导我们,电脑上种不出好玉米。”马庆的学生们说,在马教授的课堂上,即便是专业基础课程,也要结合实际和实践开展;他还常常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把玉米大田化作三尺讲台,鼓励学生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理论知识只有在生产实践中才能得到深化和升华。”马庆说。多年来,他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先后编写《玉米自交系一般配合力测定实验》《基于SSR技术的玉米DNA指纹差异分析实验》《遗传学野外实习》等教学大纲并承担教学任务,在学生评教中连续多年获评“优秀”等次。他还积极指导青年教师成功申报了多项国家基金项目和省级科研项目,累计培养玉米育种人才20多名。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面对已经取得的累累硕果,马庆仍不满足,他觉得还有很多的事要做。“今后希望我们能够选育更多、更好的品种,培养更强、更优的人才,为国家分忧、为社会作贡献,最大程度释放我们农业科研人员的光和热。”


原文链接:https://www.ahxf.gov.cn/Home/Content/1170783?ClassId=234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