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组织法治网!
一条窄巷,因一个“让”字而天地宽,成为中国邻里和谐礼让的典范。10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时,来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桐城,走进这条六尺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
经历300多年沉淀厚载的宰府古巷再次誉满人间、名扬天下,礼让之美懿德流芳、蔚然成风。
据记载,清康熙时期的文华殿大学士张英在京城做官时,老家桐城的亲人与邻居吴姓人家因宅基地发生争讼,张家人便写信给张英求助。张英获悉情况后,当即给家人回诗一首:“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收到诗信后家人顿悟,主动让出三尺界墙。邻居深受触动,亦退让三尺界墙。“六尺巷”由此得名,“张吴礼让”的美谈也流传至今,成为谦和礼让、和谐相处传统美德的一个缩影。
六尺巷的故事源于一个“让”字。让,是“讲信修睦、亲仁善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人的共同基因。孔老夫子“温良恭俭让”,修成了“五德之美”。孔融让梨,让出了“尊老爱幼、长幼有序”。蔺相如的谦让,让出了廉颇的“负荆请罪”和“刎颈之交”。上个世纪60年代的“礼让三先”,让出了“秩序与安全”。
六尺巷承载的中国古人的历史智慧,寓意绵长,代代相传。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弘扬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滋润中华儿女的心灵。今天,不仅在桐城市的大街小巷、社区楼宇,能看到“让他三尺又何妨”的诗句,在人们遇到纷争时,也常以一句“让他三尺又何妨”而冰释。
把六尺巷故事古为今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通过六尺巷的故事,我们还明白了一个道理:“心宽不怕巷子窄”。桐城市人民法院将六尺巷精神应用于司法调解之中,运用“听、辨、劝、借、让、和”六步走法则,形成“六尺巷调解工作法”,其中最深入人心的是“让”与“和”两个字。
让是方式,和是目标。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朋友、同事、邻里之间,纠纷、矛盾在所难免。我们要把“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的事理时刻放心上,凡事拿出“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大度与格局。尤其在享受别人的谦让、礼让之时,要报之以“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的品格和热情。
让也是有度的。大学士张英“宰相肚里能撑船”,只是劝家人让吴姓人家“三尺”之地,正好够两人擦肩相向而行的乡间道路宽度。让要有原则、有立场,绝不能让出得寸进尺,惯出贪婪无度。守好“让”,是为了“和”的立场和目标。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我国有14亿人口,大大小小的事都要打官司,必然不堪重负。相互礼让、以和为贵,解决好民生问题,化解好社会矛盾,共促社会和谐,必须走群众路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这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新时代做好群众工作、化解矛盾纠纷的新思路。六尺巷,正是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智慧的生动承载。目前,桐城市已建立300余个“六尺巷调解工作室”。截至2023年,全市矛盾纠纷减少25%,警情数和案发数逐年下降。
从当地法庭运用六尺巷典故劝导人,到“六尺巷调解工作法”,再到桐城市创新形成了“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并获评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六尺巷精神,不断传承、赓续、转化、发展。如今,各地紧紧依靠群众探索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如辽宁沈阳牡丹社区的“三零”工作法、福建明溪县“侨乡枫桥”解纷工作法,四川成都武侯区的小区物业矛盾“信托制”解纷工作法……
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作为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必将插上翅膀、家喻户晓,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更多方法和智慧。(作者:陈群祥,系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委讲师团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