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组织法治网!
近年来,江华瑶族自治县注重“引苗”“选苗”“留苗”,抓实发展党员工作全过程,着力破解农村发展党员工作来源不足、结构不优、质量不高的问题,不断提高农村发展党员工作质量,为乡村振兴夯实基础。
拓宽渠道“引苗”,破解来源不足问题。注重人才储备,以乡镇为单位建立优秀农民工、致富能手、退役军人、返乡大学生等人才库,实行“2+1”培源联系机制,由乡镇党委对人才库人员指定1名老党员和1名联村“导师”作为培养联系人,对其进行跟踪培养。目前已有700余名农村优秀人才纳入储备库。坚持梯次培养,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动态台账,按照发展党员1:3的比例动态储备入党积极,每季度摸排各村入党申请人和入党积极分子储备情况,确保每个村级党组织常态储备1至3名入党积极分子。截止目前全县319个村(社区),共储备积极份子1096名,建设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
注重科学“选苗”,破解结构不优问题。科学制定乡村两级党员发展计划。每年年初,乡镇党委组织村级党组织对农村生产一线发展党员工作进行全面调查研究,重点对党员队伍的年龄、文化、性别、从业状况、发挥作用的情况以及申请入党人、入党积极分子的数量和培养教育情况进行分析,着重考虑党员数量不足、年龄结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无女性党员和35岁以下青年党员等情况,科学制定本乡镇、本村发展党员长期规划和年度发展计划。建立农村发展党员预警制度。以各村(社区)每2年至少发展1名党员为“底线”,上年度未发展党员为“预警线”,乡镇新发展农村党员中35岁左右占比75%为“指导线”,构建“一账两单”动态监测机制(既《农村发展党员指导性计划落实台账》《上年度未发展党员村清单》《年轻党员占比偏低村清单》),对存在党员队伍老化、结构不合理,较长时间未发展党员的村,按照“一村一策”制定发展党员工作具体措施。年初全县列为预警村88个,目前88个村均以完成发展党员目标,农村党员队伍结构得到不断改善,进一步激发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力。
严格程序“留苗”,破解质量不高问题。严把五关,即“推荐关”“培训关”“公示关”“考察关”“票决关”,切实从源头提高党员质量。对照发展党员5大程序25个步骤,统一编制《江华县发展党员综合资料手册》,对发展党员各环节步骤实行全程纪实管理。建立部门“联审”制度,对每名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进行全方位“体检”,统一征求县级执纪执法部门意见,切实杜绝“带病入党”现象发生。实行农村新发展党员“三审”责任制,按照“一人一档、一事一记、一步一审”要求,由县乡村对发展对象逐人“过筛”,对审核发现的不规范档案,要求乡镇党委限期整改完善,对发现违反原则性问题的,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今年已对278名新发展农村党员程序进行审核,反馈整改完善相关资料28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