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组织法治网!
近日,川渝高竹新区市场监管办公室再次邀请到重庆汽车相关的大型企业,来辖区进行指导培训。
去年9月,重庆市渝北区、四川省广安市两地市场监督管理局挂牌成立川渝高竹新区市场监管办公室,并投入实体化运行办公。今年6月,该办公室入驻川渝高竹新区行政服务大厅,设立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服务窗口、一站式质量服务平台、知识产权资源服务办公室等。这一创新举措在给市民和企业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得川渝高竹新区市场监管办公室成为川渝地区乃至全国首个实体化运行的跨区域共建市场监管机构。
其实早在挂牌前,这里便开始试点两地联合办公。从试点到现在,川渝两地市场监管局联合办公取得了哪些成绩?带着疑问,记者来到川渝高竹新区探访。
整合资源助力企业发展
前不久,一家创业投资类的公司——川渝高竹新区重庆广弘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来到川渝高竹新区行政服务大厅办理相关业务。这家公司的注册地在重庆,办公地点在四川,放在以前,办业务时肯定避免不了要“两头跑”。但现在,公司负责人在川渝高竹新区市场监管办公室可享受“一站式”服务,以前需要三天才能办好的业务,现在只跑一趟、一天就能办结,大大节约了时间成本。
据重庆市渝北区茨竹镇市场监管所所长、市场监管办公室主任张全杰介绍,异地高效办结的背后,是市场监管办公室采取多项措施,优化高效便捷营商环境,包括深入推进市场准入“异地同标”,实现经营主体登记身份实名认证、名称自主申报字词库及企业经营范围规范化表述“三统一”,并依托四川省、重庆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通过登记注册数据互通共享,实现营业执照异地互办互发、立等可取。
而在特种设备检验方面,川渝高竹新区市场监管办公室也采取了多项措施,铺设质量基础设施“高速路”,开通跨省域协同服务“直通车”。具体包括共同制定川渝高竹新区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指南、服务流程和服务标准,明确专职人员负责推介使用“川质通”线上服务平台,处理线下相关质量服务需求,初步探索出“一个窗口,线上线下协同服务,广安、渝北、川渝高竹新区三方共建,提供一揽子服务”的“1+2+3+N”跨省域质量基础设施协同服务模式,成为渝广质量协同发展的试验站。
川渝两地联合办公,除了能提高效率,还能实现川渝两地企业资源共享。市场监管办广安方向负责人雷春江表示,川渝高竹新区与汽车相关的企业有很多,但这些企业的发展状况参差不齐。
“对此,我们会定期组织现场培训、培训进企业等活动。活动会邀请重庆和四川质检院来现场指导,并通过培训搭建企业帮扶平台,提升川渝高竹新区内企业的发展水平。”张全杰说,截至目前,市场监管办公室已举办汽摩配行业质量提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知识产权保护等各类专题培训30余场,培训企业管理人员800余名,帮扶企业40余家,解决质量等问题60余个。
联合执法化解纠纷投诉
去年4月,四川境内一群众在方家沟附近一加油站加油时,发现加油计量有问题,便投诉到四川省邻水县坛同镇市场监管所。那时,川渝两地已经开始试点联合办公,加油站离高竹新区不远,于是,案件线索直接被移交过来。
“我们接到投诉后,立即到现场调查,发现情况属实,便对加油站作出了相应的处罚。”邻水县坛同镇市场监管所所长王腾苇告诉记者,川渝高竹新区市场监管办公室携手打造了渝广消费维权大联盟,消费者异地维权可享“异地受理同城待遇”,着力打造跨区域监管执法,异地联合监管办案资源共享。
所谓“同城待遇”,是指消费者在异地投诉时,可享受同城投诉时一样的程序。“异地受理”则能为消费者投诉带来便利,例如,四川广安辖区的消费者在重庆购买商品后需要维权,可直接就近在川渝高竹新区市场监管办投诉处理,不需要再到重庆处理。同样,重庆渝北的消费者在广安市境内遭遇相同状况后,也可直接异地投诉,不用再到四川广安市监管部门处理。
目前,两地通过互通工作信息,已开展消费维权数据分析7期,共享典型案例3件,联合发布消费提示警示11次。两地还建立了渝广消费者“足不出户”异地维权机制,互通信息,成功调解渝广异地消费投诉5件,线下无理由退货2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万余元。此外,两地还加强市场监管执法的信息共享、证据互通、标准互认,本着监管为主,处罚为辅,开展跨区域市场监管执法协作,两地相互移送案源线索8件,共同立案查办4件。
为解决知识产权纠纷,渝北区市场监管部门、司法部门与四川省广安市市场监管部门、司法部门还在川渝高竹新区,联合打造了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中心。
去年10月,渝北区双双面条加工坊诉重庆市渝北区尚村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商标侵权,称尚村农业公司在制作销售面粉、面条、挂面等产品外包装上,使用“茨竹”商标,侵犯其注册的“茨竹农村面”和“茨竹”商标权。
“接到投诉后,渝北区知识产权局和川渝高竹新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中心立即展开调查,了解基本事实后,召集当事人双方现场调解。然而双方各执一词,调解过程并不顺利,双方在是否构成恶意攀附、是否构成恶意抢注商标上存在争议。”渝北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科科长谭礼哲表示,按照“茨竹”二字使用的先后顺序看,双双面条加工坊并不存在恶意抢注的情形,不存在违法行为。“茨竹”作为乡镇一级行政区划,被双双面条注册成为商标,理应受到法律保护。但在双双面条注册“茨竹”商标之前,尚村农业公司就已经开始使用“茨竹土面”标志。
两家企业由于所处位置特殊,跨越了川渝两地,以前投诉,双方避免不了要来回跑,但现在,直接在川渝高竹新区就能解决。协同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基于相应法律条款,充分考虑双方利益诉求,本着尽量减少对当事人损失的想法,多次上门与双方沟通,宣讲相关法律法规,消除了双方隔阂,促使双方握手言和,并达成相关协议,妥善处理了这起纠纷。
据了解,渝北区作为知识产权大区,现有商标注册量9.1万余件。川渝高竹新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中心成立后,已配合两地业务科室开展知识产权培训活动12次,建立知识产权商标台账,助力川渝两地纠纷案件解决,有效减少了当事双方人力和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