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组织法治网!
党政机构的整合优化和干部的岗位调整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之一。在这个过程中,工作交接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环。一次稳妥有序的工作交接,不仅能够让工作实现“不断档”,还能让“继任者”依靠“前任”打下的工作基础,获得宝贵的适应时间,从而厘清工作思路,为实现“一张蓝图绘到底”打下坚实基础。
但在实际运转中,部分领导干部却并不把“工作交接”当回事,有的干部“人尚在位、心已离岗”“趋利避害、言喜瞒忧”的交接方式也并不鲜见。更有甚者,还会出现交接双方同时“掉线”的情况:离任者选择“拍屁股”走人,接任者“拍脑袋”接手。不“上心”的工作交接,让交接双方的责任边界被模糊,如此一来,离“新官不理旧账”等“旧疾”的“复发”也就不远了。
交接不清的危害还远不止如此。由于一个地区的发展思路,通常都是“前任”深入当地调研、走访后因地制宜提出来的,对当地的发展能够起到较好的引领作用,若工作交接时敷衍了事,就容易让“继任者”难以理解“前任”的施政思路,就会带来政策“翻烧饼”的风险,从而贻误当地发展。
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健全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变动交接制度”。这就为领导干部正确履职用权、规范做好工作交接指明了方向。
首先,即将离任的领导干部作为“移交人”也作为“前任”,要站好当前岗位的“最后一班岗”,不能趁调整之机“甩包袱、躲责任”。在工作交接时,要详细对“继任者”说明利害,既要讲清当前运转好的一面,也要言明当前运转不畅的地方,方便接任者形成一个初步的了解,进而更好地融入工作,引领地方发展。其次,即将上任的“接交人”也要确保迈稳“第一步”。在交接时,要把心中的疑虑、对未来工作的思考充分地与“前任”进行沟通,不仅要接下“岗位”,更要接下“责任”,要把化解前任交接下的“发展旧账”当作自己履职的“分内事”,杜绝因交接不清楚导致的“旧账难消”现象。最后,各级组织部门也要加快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和贯彻落实,尽快出台完善领导干部工作交接机制,真正让“工作交接”成为“工作接力”,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董振国(漾濞县漾江镇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