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组织法治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严格控制面向基层的督查、检查、考核总量,提高调研质量,下大气力解决过频过繁问题。考核是指挥棒,考什么、怎么考,决定着干部干什么、怎么干。把基层干部从繁复考核中解脱出来,要以创新思维推动考核变革,激发干部活力,以考核变革凝聚奋进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基层的形式主义,根源不在下面,而是上行下效。科学合理的督查检查考核,是推进工作落实、激励担当作为的重要举措。但过频过繁甚至层层加码,就会背离初衷,加重基层负担、影响正常工作,催生形式主义和虚假作风。为基层卸下繁重的考核负担,要破除思想坚冰,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严格控制总量和频次,做到严控总量、提升质量、遏制增量,严防上级部门把责任转嫁给基层。
科学设置考核指标是实现考核精准高效的生命线。推动考核工作创新发展,必须综合考虑干部工作的原始基础、外部环境、难易程度等因素,精准设置考核内容指标,确保做到量体裁衣、科学公平。要聚焦“小马拉大车”和权责不对等的突出问题,划清基层权责“边界线”、厘清基层考核“责任田”,让管考核的、抓考核的、被考核的各类主体共同来研究制定考核内容、指标参数。坚决废除不合时宜的指标、不切实际的项目、可考可不考的内容,确保权责一致、考核精准,避免“一刀切”“一锅煮”。
考核方式直接关乎考核成效。操作繁琐,就会加重基层负担、不利于工作;简便快捷,就会减轻基层负担、更好地推动工作。考核不能过分拘泥于纸面数据和材料,也不能动辄就兴师动众听汇报看台账。要本着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坚持走群众路线,改进民主测评、民意调查等方法,多到现场看、多见具体事、多听群众说,积极推动“量考”向“质考”转变,多维度、精准化评价基层干部工作质效。注重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搭建上下沟通、互动交流平台,健全考核信息收集汇总、综合分析研判机制,避免过度干扰基层干部日常工作。
考核是衡量德才的“一把尺子”,是督促工作的“一条鞭子”,是反映政绩的“一面镜子”。加强考核结果反馈和运用,才能体现价值,激发进取精神、争先意识。要把考核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激励约束、问责追责等结合起来,用好干部提拔和待遇保障“调节器”,给基层干部既“压担子”又“递梯子”,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要把考核结果同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加大对“责任转嫁”单位的问责力度,加强对基层人力、物力、财力的倾斜,让考核与实际需求结合得更加紧密,积极营造全力担当、聚力改革、齐力突破的干事创业浓厚氛围。